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廣東自貿區讓香港「實心化」


馬超 經濟、社會學雙碩士

特首梁振英5月8日在出席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宣講會致辭時表示,2015年4月21日廣東的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這象徵國家的改革開放進入新的紀元,同時揭開香港與廣東全方位合作的一個新篇章,也是香港經濟發展新平台的揭幕。不過,業界也有對此表示擔憂的,認為廣東自貿區將成為香港重要的競爭對手,在金融、物流、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方面分一杯羹。但事實上,以廣東自貿區經濟腹地大、輻射半徑長的區位優勢來講,其實為香港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新的契機。香港自身國際化和金融服務平台多元化,也與廣東自貿區互惠互補,自貿區實際上是讓香港「實心化」而不是「空心化」。

為港帶來實際好處 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

廣東自貿區的功能定位,尤其是其中的南沙自貿區,主要面對香港,全面推進金融等高端服務貿易行業的合作,最終目的是引入國際通行的經貿規則和管理制度,進而帶動內地的經濟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這也是中央急於對自貿區進行頂層設計,加快推出第二批乃至第三批自貿區的主要原因。設立廣東自貿試驗區,實現粵港澳的深度合作,擴大和深化粵港合作對香港和廣東的長遠共同發展有深遠的策略性意義,梁振英用12個字表示支持:共同謀劃,積極參與,互惠互利。

廣東自貿區掛牌,給內地市民帶來實在的便利。進口產品,如奶粉,水果等變得觸手可及。「五一」小黃金周,南沙跨境商品直購體驗中心,客流比平時增加三倍,預約登記入場的人次比限制人數高了十倍。直購中心無疑有助解決香港的「水貨客」問題,同時也為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作為重要的貨物中轉平台,內地貿易量的增加,勢必會提升香港的物流、金融等服務訴求。據2014年10月國際機場協會(ACI)公佈的全球機場年度報告顯示,香港機場貨物輸送量最多。香港物流產業正處於由傳統向高端的產業轉型,專注於高精尖農產品及食品的運送,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更高。目前廣州已啟動試點跨境電商業務,若直接打通香港機場至南沙港區的多式聯運物流通道,包括香港機場提貨、香港倉儲集拼、駁船海運等全程無縫連接,香港物流業大有可為。

自貿區助港「實心化」

有人擔憂,廣東自貿區會衝擊香港零售業,特別是奢侈品市場。其實不然,隨着進口商品「爆炸式」走入尋常百姓家,售後服務專業化,產品使用保養維修,背後需求量大得驚人。軟體的培養,離不開香港,高端服務,香港有經驗有傳承有優勢。事實上,香港更適合作為輕資產、資本運作及高科技的孵化器,將可複製的項目在自貿區落地。南沙自貿區與香港,兩地人文環境相似,若輔以寬鬆的稅收政策,對香港經濟升級百利無一害。按照規劃,南沙自貿區未來十年區域人口將從目前的72萬激增到200萬甚至300萬,這不僅為香港提供產業升級的人力支撐,同時也為香港的年輕人提供了新的擇業出路。

自貿區為香港帶來最重要的機遇是金融。香港之於內地,最大的優勢在於金融。本港貿易融資、保理行業,若結合香港資本市場及自貿區優勢,有望打造粵港貿易金融服務平台。 一旦廣東自貿區與香港金融貿易資源對接,更加便於港企輻射內地市場,香港的金融優勢將更大地發揮出來。比較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廣東自貿區與香港的對接「條件」更成熟,「硬體」更便利,「軟體」更完善。

香港在資本市場上的優勢,具體體現在資金流動好,法律保障佳,金融產品多,專業人才精等維度。這些維度,是「軟實力」的積累。內地金融市場起步較晚,政策稅收等改革難以一蹴而就。香港的金融軟實力在貿易量增加的基礎上可以做足新文章。離岸人民幣總額20000億,一半以上在香港,這是歷史和區位賦予香港的優勢。香港能否抓住機遇,關鍵是在機遇中找到自我,實現自我,昇華自我。硬幣有兩面,如果消極,世界都是反的。「實心」還是「空心」,主動權在自己手裡。

相關新聞
來論:所謂「學術及專業界簽名運動」乃指鹿為馬 (2015-05-12)
廿四味:鍾庭耀圖為扼殺普選造勢 (2015-05-12)
社會人士談「曉明論政改」:普選方案是切實可行的最佳選擇 (2015-05-12)
揚清激濁:「習朱會」注重兩岸合作發展成效 (2015-05-12)
英國大選後的騷亂與淮橘為枳 (2015-05-12)
練乙錚攻擊解放軍暴露「港獨」面目 (2015-05-12)
廣東自貿區讓香港「實心化」 (2015-05-12)
「曉明論政改」釋放誠意、信心、定力三大信號 (2015-05-11)
廿四味:「學民思潮」反基本法必敗 (2015-05-11)
參與簽名支持普選 實現香港民主飛躍 (2015-05-11)
反對派政黨為何對學聯分裂「見死不救」? (2015-05-11)
停止「拉布」 基建發展才有活路 (2015-05-11)
生日的故事 (2015-05-11)
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微調方案:理據充分 專業諮詢 (2015-05-11)
劉進圖先生應尊重事實 (2015-05-09)
社會人士談「曉明論政改」:以制度自信落實普選 (2015-05-09)
退聯不過是反對派爭奪選舉利益的攻防戰 (2015-05-09)
政改方案十分優越 (2015-05-09)
民主黨突破激進派綑綁才能止蝕 (2015-05-08)
廿四味:城大退聯 學聯玩完 (2015-05-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