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雲南專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亞洲文化十字路口蝶變為輻射中心 大理服務南亞東南亞優勢全面升級


放大圖片

4月28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大理學院正式更名為大理大學。與其他大學不同的是,這所背靠蒼山、面朝洱海的山水大學,通過37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南亞、東南亞留學生最多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大理也因此成為雲南名副其實的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高教中心。

如今在雲南積極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戰略中,大理依託區位、資源、文化、教育、商貿等優勢,全面升級服務和產業,古老的「亞洲文化十字路口」正在向新的輻射中心蝶變。

■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晉、李艷娟 大理報道

大理大學東盟學子求學來

「我去過中國的上海、北京等多地,最終選擇在大理大學讀書,一是因為這裡離家鄉老撾萬象最近,二是因為喜歡大理這座城市。」來自老撾已是大理大學政法與經管學院三年級學生的藍文峰講述著自己到大理學習生活的緣由。「在大理,我瞭解到了很多民族的文化和風俗,也能接觸到發達的市場信息,這是我學習之外的一個巨大收穫。」現在,藍文峰還和同學一起開了淘寶網店售賣茶葉。「中國與老撾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大,我打算畢業以後就做往來中老兩國之間的生意。」

如今,像藍文峰一樣選擇借助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商機尋求發展的留學生還很多,大理大學已經成為培養南亞、東南亞人才的搖籃。自2002年起,在大理大學留學的外國學生呈逐年上升趨勢,共招收越南留學生4批230多人,招收南亞留學生10批1040人;建立了面向老撾、柬埔寨的留學基金,共招收和資助了9批257名老撾、柬埔寨留學生,招收泰國、緬甸、柬埔寨、老撾、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自費生300餘人;另外,還招收近千人次歐美及其他國家的語言學習生。目前有來自18個國家的在校留學生900餘人。2014年,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大理大學本科學歷留學生人數在全國2000多所高校中名列全國第24位,多年來一直名列雲南省首位。

大理大學還堅持「鞏固南亞東南亞,拓展歐美和東亞,擴大交流與合作」的方針,積極開展漢語國際推廣工作。截至目前,學校已分別在泰國、老撾和柬埔寨建立了4個「境外漢語教學實習基地」,派出12批140人次的師生赴泰國、老撾、柬埔寨進行教學實習。2007年,大理大學與柬埔寨皇家金邊大學合作成立了首家「RUPP-DHY漢語中心」,2010年,又合作開辦了柬埔寨教育史上的第一個漢語本科專業。

依托大理大學,大理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高教中心已雛形漸顯,以文化為紐帶的輻射帶動作用日趨明顯。

「大理製造」喜出國門馬蹄疾

在緬甸、老撾、印度的山區,你能看到許多來自中國大理製造的農用車在道路上奔馳。而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大理啤酒、大理牛奶甚至大理核桃也能不時見到。如今,「大理製造」已經源源不斷出口南亞、東南亞國家,在贏得讚譽的同時,也贏得了市場。

力帆駿馬是大理飛出的「金鳳凰」。依托大理的區位優勢,力帆駿馬找準定位積極開拓南亞、東南亞市場,在激烈的國內汽車行業競爭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2014年,力帆駿馬已經在緬甸、越南、老撾等國建有銷售辦事處和40多家經營部,形成了系統的銷售網絡。公司的卡車甚至在緬甸卡車市場的佔有率達到70%。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雲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出口汽車1.31萬輛,出口額1.12億美元,同比增長33.5%,產品暢銷緬甸、老撾、柬埔寨、印度等南亞、東南亞國家。

在大理,將市場定位於南亞、東南亞的企業還很多,出口產品也趨多元化,農副產品、紡織品、啤酒、乳製品等成為重點。2014年,大理州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3億美元,為3.38億美元,同比增長23.4%。其中出口總值2.57億美元,同比增長21.5%。

未來,在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建設進程中,作為中國連接南亞、東南亞的重要節點,大理將全力推進滇西中心城市建設,著力打造面向滇西、輻射南亞東南亞的教育、醫療、商務、物流、金融和文化「六個中心」,全面對接和服務南亞、東南亞市場。

盛開民族團結花

巍山縣是一個有著漢、彝、回、白、苗、僳僳6個世居民族,共25個民族成分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少數民族人口佔45.5%。通過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穩定示範樣板區建設,巍山縣民族團結真正深入人心,形成了各民族和諧相處、互幫互助、共同發展的生動局面,讓滇西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個古老村寨煥發出蓬勃生機......4月中旬,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召開,大理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程中走在了全國前列,在中國的西南邊陲澆灌出絢麗的民族團結之花。

近年來,大理州通過搶抓國家民委將大理州確定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州市試點」和雲南省「建設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範區」的機遇,制定了「抓樣板、帶中間、強幫扶」的思路,實施了五好八高、五通八有和六項重點工作的「586」工程。幾年來,整合各類資金近5億元,打造了巍山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大理喜洲等9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鎮,洱源鄭家莊等50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雲龍諾鄧等16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大理萬花等5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去年末,有1225個發展條件滯後的自然村將實現「五通八有」。2014年,大理州有7個村被列入全國首批掛牌命名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居雲南省第一。2014年9月12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被國家民委正式命名為第二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縣,屬雲南省唯一被命名表彰的縣市。

多年來,大理一直鞏固著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工作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和雲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獎勵,多次被授予全國和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四部書」讀懂大理

大理是一部豐富厚重的歷史之書,直到今天依舊延續著盪氣迴腸的和睦傳統。從歷史的源頭看,大理是雲南歷史文化的最早發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唐宋時期,以洱海為中心崛起的南詔國和大理國相延515年,大理成為當時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的大理還是「全國文化生態保護區」。

大理是一部與時俱進的開放之書,直到今天依舊迴盪著絲綢之路的和諧歌聲。大理曾經是中國西南最古老的國際通道--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交匯點,處於漢文化的西南邊緣、青藏文化的東南邊緣和東南亞小乘佛教文化的北部邊緣三大文化交匯地帶,由此成為了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和南亞、東南亞聯繫的重要文化樞紐。

大理是一部大氣包容的和諧之書,直到今天依舊演繹著水乳交融的和善故事。大理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有白、彝、回、漢等13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和漢族各佔總人口的一半,其中白族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大理各民族文化相互包容、求同存異,多元文化融合、凝練、昇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理文化。

大理是一部青山綠水的生態之書,直到今天依舊呈現著崇尚自然的和美陽光。千百年來,大理人以蒼山和洱海為伴、以蒼山和洱海為美、以蒼山和洱海為魂,蒼山的雄渾、壯美、氣概、無私賦予了大理人的至善、至純、至高的精神,洱海的靈動、親和、奔湧、包容孕育了大理人和睦、和美、和善的特徵。

永葆蒼洱翠綠清澈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大理同樣可圈可點。

4月27日,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揭牌開園,成為雲南省第2個、中國第30個世界地質公園。大理蒼山是歐亞板塊和印度板塊碰撞隆起的傑作,是一本孕育20多億年的「自然地質史書」。由於保護較為完善,2014年9月23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六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雲南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獲得「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作為中國城市近郊保護得最好的湖泊,洱海治理已成為中國城市近郊湖泊治理的典範。近年來,大理堅持生態優先,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組織實施洱海保護教育「七大工程,20項活動」,在全州掀起了又一輪保護洱海的綠色熱潮。2014年2月,大理州人民代表大會修訂了實施26年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將洱海保護範圍由面積252.1平方千米的湖面擴展為面積2565平方千米的流域,嚴格規定不同紅線內的保護要求,嚴格控制保護範圍內的建築增量。

2014年,洱海水質有7個月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其餘5個月為Ⅲ類標準。

相關新聞
雲南省長陳豪率團訪港 推合作新商機(雲南專遞第349、350期) (2015-05-16) (圖)
亞洲文化十字路口蝶變為輻射中心 大理服務南亞東南亞優勢全面升級 (2015-05-16) (圖)
雲南專遞(第347、348期) (2015-05-15) (圖)
雲南:實招招商 港列重點 (2015-05-15) (圖)
75個國家和地區參展第3屆南博會 千餘平米展區「見·識香港」,約嗎? (2015-05-15) (圖)
人文雲茶 千億飲品 抱團出海 (2015-05-15) (圖)
安心雲蔬 互聯網+ 世界「菜籃」 (2015-05-15) (圖)
雲南專遞(第345、346期) (2015-04-28) (圖)
雲南正全力籌辦「南博會」 印度擔任主題國 香港組團參展 (2015-04-28) (圖)
地理標誌 擎起「雲」系列特色?業 (2015-04-28) (圖)
百年雲藥 大健康成就大產業 (2015-04-28) (圖)
綠色雲菌 「國禮」走進萬國宮 (2015-04-28) (圖)
雲南專遞(第343、344期) (2015-04-16) (圖)
李紀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敞開山門 深化區域合作 (2015-04-16) (圖)
品質雲咖 飄香世界再造百億產業 (2015-04-16) (圖)
生態雲牧 優質創新拓發展 (2015-04-16) (圖)
雲南專遞(第341、342期) (2015-04-07) (圖)
「一帶一路」:雲南定位面向兩亞輻射中心 (2015-04-07) (圖)
主動融入 創意發展 (2015-04-07) (圖)
「園中園」試水「國際自貿基地」 (2015-04-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雲南專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