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冊府千華-西域文獻保護成果展」國圖開展 于闐文《對治十五鬼護身符》長卷亮相


放大圖片

■于闐文《對治十五鬼護身符》長卷。江鑫嫻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冊府千華--西域文獻保護成果展」日前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總館開展。據國家書圖館方面介紹,今次展覽從材質、文種、內容等角度,精選近50件文獻,其他展品50餘件。在現場,觀眾可以看到公元4-10世紀的梵文、佉盧文、于闐文、龜茲文等諸多西域文獻,大多數紙本展品都經過修復專家的妙手修整,得到了妥善保護。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元8世紀的寫本于闐文《對治十五鬼護身符》長卷。

展覽包括四個單元:其一,為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獻,主要介紹該館所藏西域文獻的收藏背景、收藏數量、文種、內容和文獻價值;其二,為西域文獻修復,詳細介紹館藏西域文獻的修復方案與技術路線,並以特殊文獻案例具體展示修復工藝;其三,為西域文獻保護與保存環境,從保護技術的角度展示文獻保護工作;其四,為西域文獻研究,展出中外學者有關館藏西域文獻研究的著作、論文二十餘種。

這些文獻材質與形態多樣,有紙質文書、絹質文書、木簡、函牘、樺樹皮文書,帶有封泥的契約、書信獨具特色;年代從公元4到10世紀,跨度長達六百年;文種眾多,有漢文、梵文、佉盧文、于闐文、龜茲文、突厥文、猶太波斯文、藏文等;內容豐富,涵蓋政府文書、私人信札、契約、典籍、佛經等,為絲綢之路歷史文化、中國對外關係史研究領域帶來了新的研究課題,提供了珍貴史料,與敦煌遺書、吐魯番文書具有同等重要的價值。 展品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公元8世紀的寫本于闐文《對治十五鬼護身符》長卷。這件文獻高僅7.2厘米,長達174.9厘米,首尾完整,彌足珍貴。據北京大學教授段晴研究,它並非寺院或僧尼所持之物,而是為一位于闐貴婦人量身定製的佩戴物,主旨是保護受胎婦女和兒童。文中提及的十五種兒童疾病,都是因各種鬼魅發生的,這表明當時于闐醫學深受印度醫學觀念的影響。

據介紹,西域是漢代以來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廣大區域的總稱,狹義的西域大致相當於現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域文獻指中國新疆地區出土的古代文獻。它們保存了中古時期西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信息,豐富了民眾對西域歷史的理解,對古代西域文史研究有重要意義,具有特別突出的文物價值與文獻價值。

相關新聞
「發跡香港」:糅合歷史與藝術的創意廠房 (2015-06-17) (圖)
香港工業「知多D」 (2015-06-17) (圖)
愉景新城父親節獻禮 國寶級書法大師和志剛首度訪港 (2015-06-17) (圖)
「冊府千華-西域文獻保護成果展」國圖開展 于闐文《對治十五鬼護身符》長卷亮相 (2015-06-17) (圖)
PMQ成績理想 商戶冀望續租 (2015-06-13) (圖)
本地設計受追捧 (2015-06-13) (圖)
建築公司隱匿其中 (2015-06-13) (圖)
走東走西:精神病藝術家 (2015-06-13) (圖)
何百里重臨香港 傳承嶺南畫派藝術 (2015-06-13) (圖)
書中自有黃金屋 別有洞天藝語間 (2015-06-10) (圖)
資訊泛濫削弱聯想力 (2015-06-10) (圖)
綏寧歡慶四月八 苗家姑娘美如畫 (2015-06-10) (圖)
好去處:「Made in Hong Kong」「工.藝」社區新對話 (2015-06-10) (圖)
Google虛擬博物館 高清展品一覽無遺 (2015-06-06) (圖)
走東走西:戰爭包袱 (2015-06-06) (圖)
《茶花女》免費在港獻演 (2015-06-06) (圖)
康文署首推「博物館節」 (2015-06-06)
西安碑林頻現「則天新字」女皇文化新政探秘 (2015-06-03) (圖)
武周墓誌均含則天新字 (2015-06-03) (圖)
新字入佛經 遍傳全國 (2015-06-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