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退休保障問題備受公眾關注,扶貧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繼續討論有關退休保障的議題。委員羅致光在會上介紹了他於2011年提出的公共年金計劃方案,委員認為值得進一步研究,特別是方案的財政可持續性及可行性,不排除將之納入諮詢文件內。羅致光表示,公共年金計劃可令退休人士不必因花光退休金而領取綜援,可更有尊嚴地過生活。
探討私人市場年金產品
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主持的扶貧委員會,昨日召開委員會第二屆任期內的第六次會議。委員會過去已先後討論了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下的其中三根支柱,昨日的會議上就第「三」支柱的退休保障功能進行探討。按照世界銀行的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第「三」支柱涵蓋自願性儲蓄,在香港即包括強積金計劃下的自願性供款以及具退休儲蓄成分的保險及其他計劃。
會議上,委員聽取了保險業監理處代表介紹含有儲蓄成分的人壽保險產品,以及由保險業推出年金產品的情況。現時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包含儲蓄成分的人壽保險,一方面讓受保人可通過保單獲得不同的保障,另一方面可藉此作長線儲蓄,於特定年期後以一筆過或分期方式提取其權益,從而為投保人退休生活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
現時有1,100萬份有效人壽保單,當中約64%含儲蓄成分,相信不少被用作退休計劃。委員留意到人壽保險市場在強化第「三」支柱的退休保障功能方面,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保險業監理處代表亦在會上介紹了由保險業推出年金產品的情況。委員得悉本地年金計劃市場相對較小,產品數目有限,一般涉及定期年期,絕少提供終身年金,其中一個原因是市場缺乏優質的配對資產,讓保險公司就年金產品所涉及的長壽和通脹風險作對沖,因而保險公司並不積極發展年金產品市場。
稱方案助積蓄變穩定收入
羅致光亦介紹了他提出的公共年金計劃方案,該方案在周永新教授團隊提交的報告並無詳細分析。委員原則上認為方案能協助長者將積蓄轉化成每月穩定的收入並按長者的經濟情況輔以政府的補貼,值得進一步研究,特別是方案的財政可持續性、在香港推行公共年金計劃的可行性、方案與其他長者社會保障計劃之間的關係等。委員認為如進一步研究顯示方案切實可行,可考慮將方案納入諮詢文件內,讓公眾人士提出意見。
此外,委員會亦聽取了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的工作進度,備悉基金已委聘4間協創機構協助推動培育創新及創業精神的工作,包括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心苗(亞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及葉氏家族慈善機構,而基金亦正籌備於本屆任期推行其他與社會創新及創業有關的新計劃,包括於2016年推行一項食物援助的旗艦項目。
羅致光會後表示,他提出的公共年金計劃可令退休人士不必因花光退休金而領取綜援,可更有尊嚴地過生活,亦不會令香港的整體消費下跌。他又說,有信心政府可於今年第四季就退休保障展開公眾諮詢,但要令市民清楚明白諮詢文件的內容,卻有一定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