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油畫《聖母獻耶穌於聖殿》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田雯 南京報道)連日來,南京博物院展出的十六至十八世紀經典歐洲油畫展「倫勃朗的時代」吸引了眾多民眾觀展,直呼「大飽眼福」。展出的61幅經典歐洲油畫,引自意大利都靈薩包達美術館,部分是1861年-1946年統治意大利的歐洲歷史上著名王朝皇室薩伏伊王朝的古代收藏。油畫作者包括荷蘭藝術大師倫勃朗.范.萊因、法國風景畫宗師克勞德.洛蘭、佛蘭德藝術的傑出代表尼古拉斯.范.艾克、意大利傑出的巴洛克風格畫家圭多.雷尼等。
展覽分宗教、神話與歷史、風景與風俗、靜物與動物、肖像畫等五個部分,展示歐洲風格主義晚期、巴洛克時期的各種繪畫風格作品,比如《亞當和夏娃被驅逐出伊甸園》、《聖母獻耶穌於聖殿》、《穿衣的維納斯》等油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十七世紀藝術巨匠倫勃朗的肖像畫,此次展出的兩幅着意刻畫人物的內在氣質,並有高度的禮堂衝擊力,一束強光照在他的額頭、鼻子、臉頰上,與他身後濃重的黑影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富於戲劇性。
另一幅由都靈皇家學院復興的關鍵人物、畫家洛倫佐.佩舍創作的油畫《穆齊奧.謝沃拉》,取材自一部歌劇,年輕的羅馬士兵穆齊奧為了證明自己為國家獻身的勇氣,潛入敵方軍營,決心刺殺國王波塞納。然而穆齊奧沒有認出國王而錯殺了別人。在國王波塞納逮捕他時,穆齊奧自豪地說,刺殺時他已經準備好了死亡,肉體的痛苦根本不算什麼。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將他的右手伸入火盆當中。國王波塞納受到這位年輕人勇氣的感染,赦免了他的罪行。畫面內穆齊奧佔據畫面中央,其右臂成為整個畫面透視的中心,突出和宣揚了他的英勇形象與氣概。
據介紹,十六至十八世紀,以繪畫再現傳說和眾神的故事取得了重大發展,不同國度的神話故事激發了各個時期畫家們的想像力。十八世紀歷史題材的繪畫則偏重於對古代歷史主題的再現,畫面突出塑造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及其事跡,同時逼真刻畫出其所處時代的社會歷史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