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點滴:一牆翠綠


放大圖片

■爬牆虎因為有韋老伯的精心呵護,才如此蓬勃。網絡圖片

文:吳翼民

據說僧人不可在一處作三日宿,怕的是產生留戀,係出家人之忌諱。我非僧人,可在這座城市的一個老舊小區整整生活了十年,能不深深留戀?於是最近專程去那裡舊地重遊、拜訪舊鄰,盤桓觀瞻了半天,印象最深的竟是舊居對面牆壁上一大片如絨而植、如瀑而瀉的爬牆虎。遂問老鄰居,居住於對面那幢大樓七樓的韋老伯尚健在否?老鄰居嘆息說,韋老伯已經去世多年了,他住的房子也讓其親人給賣了,也就是說,韋老伯在這個小區被連根拔走了。

我搖搖頭回應說:「韋老伯沒有離去,根還在,且不見他一手栽種的爬牆虎正生命力旺盛、鬱鬱bb茤O。」

老鄰居微微一怔,很快就明白了我這番話的含義,喃喃附和道:「是啊,韋老伯的根還在,他自己雖然沒有享受到爬牆虎的陰涼,可許多人都享受到了。」

這件事得閃回到十餘年前,那時我的書房就面對茖獐茖瑰臐C那牆對西面無遮擋,夏季的西曬太陽毒辣難耐,那時空調尚未普及,臨茬o牆壁的人家的溫度至少要升高三四度。也就在這一年春季,我看到有個佝僂的老人沿蚗薿琣b種植茪偵礡C起始以為他在種蔬菜,後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種的是爬牆虎,欲讓爬牆虎爬滿這堵牆,以對付猛虎般的西曬太陽。我知道鄰居都叫他「韋老伯」,當知曉他家住此樓七樓時,就心生疑竇--按爬牆虎的生長速度,住在七樓的他還來得及享受到爬牆虎所賜之陰涼麼?顯然很難。後來聯想到初中所學俄語課第一課《老人種蘋果》的課文,當旁人質疑老人種蘋果而等不到吃蘋果時,老人幸福地回答,雖然自己吃不到,其他吃到的人會感謝他,他雖死無憾。韋老伯種爬牆虎和俄羅斯老人種蘋果都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典範,真是異曲同工。

幾天來我憑窗而望,看到韋老伯一直為幼小的爬牆虎培土鋤草澆水,第二年春季,爬牆虎稀疏茠囍角F一人高。韋老伯依然耕耘不輟,再一年春季,爬牆虎居然到達了二樓。我祈禱茠池薵窶r躥快長,快快爬上七樓,給韋老伯帶來陰涼,也祈願韋老伯健康長壽,能夠享受到自己的勞動果實。

然而就在第三年的秋季,爬牆虎還沒爬到三樓高的時候,那牆下有家人辦喪事,紮起了冥紙屋並付之一炬,熊熊烈焰焚化了冥紙屋,卻也燎到了那半牆爬牆虎。我見此情狀,大呼不妙,也看到韋老伯面對焚焦枯萎的爬牆虎黯然神傷。但他沒有氣餒,整理敗枝殘藤,繼續為之鬆土澆灌。我估計爬牆虎難逃此劫,難復元氣。然而,當殘冬逝去,春回大地,幾場春雨一澆,那牆上又生出了星星點點的綠色。我看到韋老伯開心仰望茖漱@片新綠,好像自己也找回了青春。後來我搬離了那個小區,偶爾看到別處的爬牆虎,也會聯想到曾經日日相見的韋老伯種植的爬牆虎。願這片滋潤的爬牆虎愈長愈高、愈長愈繁茂,也祝願韋老伯與他種植的爬牆虎一樣健康、充滿生機。

然而這回舊地重遊,韋老伯已經永遠離去,他種植的爬牆虎卻正繁茂。我擬想,爬牆虎是浸潤了韋老伯的精神的,或者眼前這一牆爬牆虎宛若他的兒女後代,因為有他的精心呵護,堅忍不拔的精神,才如此蓬蓬勃勃。韋老伯在世時數年堅持的一場牆壁上的「持久戰」終於勝利了,他把勝利的果實留給了後人,後人在享受爬牆虎帶來的陰涼時,是否會感念他的恩德呢?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疑似銀河落九天 (2015-07-29) (圖)
書若蜉蝣:蒼蠅垂死的故事 (2015-07-29)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八)唐代詩僧寒山(之二) (2015-07-29) (圖)
豆棚閒話:芒果情韻 (2015-07-29)
生活點滴:一牆翠綠 (2015-07-29) (圖)
亦有可聞:在大禹故鄉研討「齊家文化」 (2015-07-29)
歷史與空間:昆崳山上覓「仙蹤」 (2015-07-28) (圖)
字裡行間:高雄的四大文類 (2015-07-28) (圖)
詩詞偶拾:你 我 (2015-07-28)
豆棚閒話:似是而非之妙用 (2015-07-28)
亦有可聞:如虞美人般綻放 (2015-07-28) (圖)
歷史與空間:儒法思想的現代因子 (2015-07-22)
書若蜉蝣:《貨車》:嚴冬景象 (2015-07-22)
豆棚閒話:廢物之言 (2015-07-22)
文藝天地.詩詞偶拾:乾陵歎 (2015-07-22)
文藝天地.畫中有話:等 (2015-07-22) (圖)
來鴻:風滿袖 (2015-07-22)
歷史與空間:榮耀千古臥龍崗 (2015-07-21) (圖)
字裡行間:推敲靜女 (2015-07-21) (圖)
詩詞偶拾:獻給為建立新中國浴血奮戰的英烈們 (2015-07-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