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盧寵茂(右二)表示,病人近日病情明顯惡化,估計源頭是由導管感染。
非開腹後縫合位所致 不認為威院有疏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早前威爾斯親王醫院一名中風死者捐出多個器官,豈料發現死者患有腎癌,瑪麗醫院遂即「煞停」一宗已經開腹、準備換肝的手術,原接受換肝的46歲病人李先生其後出現細菌入血,目前情況危殆。香港大學外科學系主任盧寵茂解釋,末期肝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較差,即使輕微流血,亦可導致情況轉差。他又估計源頭是由導管感染,而非開腹後縫合位所致。
多名醫管局醫生昨日召開記者會交代事件。盧寵茂表示,李先生近日情況明顯惡化,院方為其血液種菌,發現血液出現感染,相信因受到導管的細菌感染,並非因手術直接導致。他表示,任何導管都有感染風險,惟末期肝病患者身體狀況一般較差,尤以肝臟特別容易受影響,強調今次手術並無任何疏忽問題。
未到不可逆 停植「癌」肝正確
盧寵茂稱,捐贈者有癌症或傳染病是器官捐贈的禁忌,認為停止移植的決定正確。他說,今次接受肝臟移植病人的手術,未到「不可逆轉階段」,雖然病人已經開腹,但未切斷肝臟與身體相連的血管,因此可以叫停。他又形容事件屬不幸,指日後再發生相同情況,亦會即場放棄移植有癌症的器官。
盧又不認為威爾斯親王醫院在事件中有疏忽,指對方已跟足程序為器官進行多項檢查,但由於腫瘤的位置問題,超聲波未能及時驗出。對於日後是否需要更詳細檢查捐贈者的器官,盧寵茂解釋,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若檢驗到是假陽性,可能會影響器官捐贈。
病人命危 排頭位等肝救命
香港曾進行不同血型的器官移植手術先例,盧寵茂指院方曾考慮為李先生進行此手術,惟正常情況手術須準備3星期,認為不適用於今次急性情況,病人現只可接受傳統活肝或屍肝移植,院方已將他列為器官捐贈中O型病患者的首位。
瑪麗醫院肝臟移植組副顧問醫生戴永釗表示,威院在當日(25日)下午2時完成摘除死者肝臟後,將死者交由泌尿科醫生檢查,結果發現死者腎臟有1.5厘米腫瘤後,隨即告知瑪麗醫院。負責是次肝臟移植手術的港大肝膽胰外科及肝移植助理教授陳智仁即時暫停手術;到當日下午3時半,醫院化驗結果確定腫瘤為癌後,因當時仍未切去已開腹病人的肝臟大血管,可維持其肝功能,加上擔心捐贈者的癌細胞有機會傳至病人身上,故決定終止手術,為病人止血及縫合傷口。
有參與手術的瑪麗醫院肝臟移植組顧問醫生陳詩正稱,需要換肝的李先生目前情況危殆,其家人及醫療團隊均希望可替病人進行移植。由於本港器官捐贈數量少,陳冀這事件不會拖垮本港器官捐贈數量。
太太無意究責 只盼尋肝救夫
患有肝衰竭的病人李先生現情況危殆,其妻子指昨晨獲醫生通知,指丈夫陷入肝昏迷狀態,未來兩日是關鍵時刻,如果成功換肝可有七成機會康復,現要與時間競賽。李太哭訴,自上周得悉丈夫未能換肝後,她的情緒陷入崩潰,對方術後曾一度清醒,亦以身體語言表達失望。她說,家人現時無考慮追究醫院的責任,期望有O型血的人願意捐肝。
病人權益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今次是罕見的不幸事件,相信醫護人員已盡力救治病人,但他促請醫院檢視現有程序,盡量減低類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