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5第十一屆昆明泛亞國際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於9月19日至23日在昆明舉行,為了突出「互聯網+農業」、培育農產品電子商務,本屆農博會首設農產品電子商務專區,宣傳、展示和推介農產品商務,交流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經驗,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本屆展會期間,「互聯網+高原特色農業」深受熱捧。■香港文匯報記者 譚旻煦、李茜茜
港企組團參展
本屆展會突出國際性、「互聯網+農業」、花卉園藝等主題,重點展示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新成就和農業龍頭企業新形象,打造雲南高原特色農業品牌,來自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等17個國家200餘企業,台灣地區150家企業,省外200家企業,省內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及地方特色農業企業參展。香港大嘉集團、嘉華集團組團參加本屆農博會。
首設電子商務專區
今年農博會,首次設立農產品電子商務專區,在現場,由雲南省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建立的「淘寶特色中國雲南館」前不時有客商前來諮詢入駐事宜,「雲南館」的運營商雲南東盟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趙聰林告訴記者,「特色中國雲南館」是雲南唯一省級電商公益平台,該平台在2013年上線,已成為雲南最大的農產品網絡銷售平台,截止目前已有近2000家商戶入駐,銷量十分樂觀。
前來諮詢入駐事宜的袁先生早在一年前就開了淘寶店銷售漾濞核桃,他告訴記者,「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模式除了為農產品找到更多的銷路還能更好的保障農戶的利益,「以前大多數農產品的價格都由市場和當地的老闆控制,農戶的利潤非常薄弱,我們那裡很多農產品因為沒有銷路,常常爛在地裡,讓人非常心疼。」自從開了淘寶店,袁先生的核桃銷量也在比比攀升,但他說如今的互聯網競爭也異常激烈,雲南電商起步較晚,因此他希望能入駐由政府主導的「特色中國雲南館」使產品得到更專業的推廣。
趙聰林表示,農博會是一個推廣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最佳平台,對雲南的「互聯網+農業」的發展前景非常有信心,它將開創雲南農業發展的新時代。
多方共拓「互聯網+農業」
記者在展會現場注意到,中國移動聯手農信通集團開始涉足「互聯網+農業」,中國移動雲南分公司張聰介紹,雲南農業資源優厚,如今「互聯網+」時代來臨,是對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最好機遇,目前中國移動雲南公司已具備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的基礎。2012年與雲南省農業廳簽署了《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2014年與省農業廳北京農信通公司簽署了《雲南農業互聯網合作協議》,並完成了雲南省農業物聯網服務支撐雲平台的搭建。今後將通過中國移動3600多萬的用戶,大力推廣雲南農產品,逐步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互聯網+」農業生態體系。
大嘉集團「結緣」滇特色農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譚旻煦、李艷娟 昆明報道)「相遇相知是合作的重要前提,大嘉集團希望與雲南建立聯繫、增進了解、推動合作、共贏發展。」大嘉集團主席高艾歷在農博會「雲南高原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會」上表示,今年8月中旬,張祖林副省長赴港期間拜訪就大嘉集團,半小時就確定了雲南與大嘉的合作方向,開啟了合作的良好篇章。
高艾歷說,大嘉清真是做清真產業的,清真是「清淨、綠色、安全、健康、佳美、質樸、純真」的代名詞。雲南是什麼?全世界都會說,是「水塔」、「碳庫」、「綠色銀行」、「動植物王國」、「藥材寶庫」、「香料之鄉」、「天然花園」的突出代表,他認為,在這片空氣清新、水源清潔、土質優良的土地上,盛產着最優質的無公害、有機、優質農產品,是清真產業孕育、發展基礎最好、潛力最大的地方。
期更多元合作
高艾歷表示,此次農博會是全方位展示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的重要載體,是與東南亞等國家農業項目合作、技術交流、經貿洽談的重要平台和橋樑。大嘉此次組成20多人的團隊參加展會,希望能與雲南聯手打造一個清真產業合作平台並推動合作、共贏發展。
雲南省副省長張祖林表示,雲南「綠色生態安全」的農業產品特色,符合清真食品的發展理念,雲南將協助大嘉集團在滇發展清真產業。同時,大嘉集團作為多元化的國際性綜合企業,在金融、房地產、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等領域有着非常卓越的成績和豐富的發展經驗,雲南的高原特色農業非常希望在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等領域與大嘉集團有交流與合作,共同助力雲南高原特色農產品走向全世界。
「八角之鄉」富寧實現農業產業新突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芮田甜 文山富寧報道)文山州富寧縣是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示範縣之一。目前,已建成八角50萬畝、甘蔗47萬畝、油茶70萬畝、水產養殖2.5萬噸等特色產業基地。
該縣出台甘蔗、羅非魚、肉牛養殖三大特色產業扶持獎勵政策,每年安排1600萬元產業發展財政資金獎勵種養殖群眾。成立大生物產業領導小組,一個產業由一名處級領導牽頭傳統優勢產業發展面積穩中有升,新扶持培育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以睦倫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歸朝朝坤家庭農場為代表的現代科技和高效農業穩健起步。
其次,開通「富寧e網通」為民服務網站,打造第一農產品電商交易平台,暢通企業農戶合作渠道。目前,富寧已經形成45萬餘畝特色中藥材4.5萬畝水果、4.526萬畝商品蔬菜和5.3萬畝水產養殖基地等特色產業。2014年肉蛋奶總產量達6.44萬噸,肉牛出欄數達12.82萬頭。
與此同時,通過實施「內培外引」發展戰略,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已發展有年處理甘蔗130萬噸的永鑫糖廠、年處理1萬噸的芒果原汁加工廠、年處理山茶籽3200噸的富嘉林油茶加工廠,年產10萬立方中(高)密度纖維板和8萬立方膠合板的大山木業以及年處理6萬噸羅非魚加工廠等13家農業龍頭企業,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大資源、小產業、弱市場、低效益」的困境得以有效突破。
瀘西多渠道投資培育現代農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丁樹勇 通訊員 蔣惠雲 瀘西報道)瀘西縣多措並舉、多方引資,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穩步推進。
針對示範區建設投資資金缺口大、融資難的現狀,瀘西積極整合財政、水利、發改、農業、國土等144個項目融入示範區建設。出台一系列資金整合、取長補短、分散投資風險措施,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融資、提前墊資、政府擔保貸款、政府和業主分擔投資等多種方式參與示範區建設。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整合部門、項目及縣財政資金3.15億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或投入資金4.13億元左右,示範區累計投入資金達7.28億元。同時,引進浙江海亮集團、深圳果菜公司、鄉土公司、綠源公司與紅河邦達實業公司投資8.5億元,建設滇東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和5萬畝標準化商品蔬菜基地;引進廣州宏升蔬菜經營部、香港興仔記公司投資5000餘萬元,建設無公害蔬菜種植及加工項目;引進雲南牛牛牧業投資2億元,建設大型乳牛養殖場;並培植龍威、千山、天瀅、尚美嘉等本地龍頭企業參與建設。新植水果2.8萬畝,完成蔬菜基地建設1.5萬畝,生豬出欄30萬頭,牛出欄1.42萬頭,羊出欄3.13萬隻,家禽出籠95萬羽,實現畜牧業產值6.54億元;高標準燈盞花規範化種植(GAP)示範基地完成燈盞花栽植0.8萬畝;發展三七、萬壽菊、除蟲菊、草烏等中藥材6.8萬畝。
有機認證古樹普洱茶受追捧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守清 昆明報道)近期,一款唯一獲得中國農業部有機認證古樹普洱茶:南宛有機古樹茶,走出雲南,引起了國內外客商的高度關注和好評,備受追捧。
在8月13日的雲南高原特色農產品香港推介會上,一位香港客戶訂購了30盒餅茶。一位韓國茶商品嘗南宛有機紅茶後讚不絕口,當即訂購10套,返回韓國後又陸續訂購530盒,並委託南宛直接將產品發往其日本的銷售渠道。9月11日至13日的2015雲南高原特色農產品(上海)推介會活動上,一位台灣客戶訂購了10套不同產品回台推廣。
採用先民
手種加現代工藝
據了解,南宛古樹茶園位於雲南西雙版納布朗山原始森林中。現有的4千多株古茶樹全部是布朗族的先民種下的。南宛茶園嚴格按照有機食品的管理體系對南宛茶園進行管理,不修枝和剪枝。不使用任何農藥、殺蟲劑,灌溉為全天然雨水,維持茶園的原始野生狀態。
南宛公司已形成了從茶葉的採摘、分揀、萎凋、殺青、揉撚、蒸壓、發酵、渥堆、包裝、運輸、入庫等一整套有機古樹茶的管理體系,每個環節建立和完善了各項制度、規範和管理規程。指定了有機茶的專管員,按照有機食品管理的要求統一了南宛古樹茶的生產批號,建立了南宛古樹茶的可追溯體系。始終堅持用一流的精緻工藝,達到卓越的有機古樹茶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