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房山舉辦第四屆中國蘭花大會
蘭花在中國久負盛名,有花中君子的美譽,以香取勝,品格高潔,自古以來的文人墨客皆為之詠歌不絕。這些天,北京就正在開啟一場關於蘭花的盛宴,吸引了大批遊客爭相入園、一飽眼福。只見房山區的蘭花文化休閒公園內,來自國內外的約5萬餘支蘭花齊齊綻放,最難得的是,這些蘭花風姿各異,分屬24個蘭屬、337個品種,除了有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這五大類知名蘭花,還有難得一見的四季蘭品種「峨眉春光」、蓮瓣蘭品種「荷之冠」等等。
倘徉於香氣四溢的蘭花文化休閒公園之中,回味一下古今雅士對蘭花的優美描寫,一番詩意便上了心頭。感受著如此宜居的環境,一定有遊客開始羨慕起了能居住在公園周邊的人們。不過,他們不曾想到,就在房山區於2012年申辦第四屆中國蘭花大會之時,在周邊居民眼裡,這裡還是一個違建遍地、環境髒亂的「老大難」區塊。(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郝軼 北京報道)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清•康熙《詠幽蘭》
蘭花大會落址 變身文化地標
蘭花文化休閒公園所在地是房山區一個叫做長陽鎮的地方,多年前的長陽鎮北部,100多萬平方米違法建築林立、1萬多外來流動人口聚集、500多家食品、建材、砂石加工等低端產業相伴而生......蘭花大會首次進京,落戶農業大區房山,本在情理之中,可房山區政府最後將會址定在了長陽鎮北部,這可就在人們的意料之外了。
這種在別人看來純屬「自己給自己找事兒」的活,在房山區政府相關負責人眼裡,卻是一個治理區域環境的好契機:「我們就是要借助蘭花大會,徹底整治、改變長陽北部地區的舊貌,還居民一個靚麗宜居的環境。」
記者曾在蘭花展開幕前參觀蘭花文化休閒公園,才行至公園大門,記者就已感受到了其設計的別具一格,可以看出,當地政府是將其以一項精品民生工程的高度,建造一個房山乃至北京的新「文化地標」。
據悉,大門的設計理念取自「空谷幽蘭」,建築形式上選用大體量的牆體錯落迭放,寓指山峰與山谷,同時配以大冠幅的油松,形成蒼山群巒之勢。牆體之外結合大門寬闊的前廣場,在其中設置了幾處規則的景觀池,鋪設礫石,樹立山石,營造山巒之近景,烘托出「由喧囂城市步入山谷尋蘭」的意境。
行至公園內,備受關注的主展館同樣以「空谷幽蘭」為設計理念,工作人員介紹,在功能上,場館是一個集植物觀賞、教育科研、文化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展覽建築,既滿足蘭花大會展會期間的多功能需求,又具備會後可持續利用和長期發展的條件。
整個公園總佔地面積21.38公頃,綠化面積約17萬平方米,在規劃時就已經考慮到,不但要滿足蘭花大會展會期間的使用功能,同時,更要考慮會後的有效合理利用,「送」給周邊居民一個集休閒、康體、娛樂、游賞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公園。據介紹,蘭花大會過後,蘭花文化休閒公園即向市民免費開放。
拆違攻堅戰告捷 不負選址初衷
對於公園周邊的居民來說,是次蘭花大會帶來的「福利」並不僅僅只有這個免費開放的公園,更為重要的是當地政府發起的一個又一個拆違攻堅戰,為他們打造了一個真正宜居的環境。
如前文所述,長陽鎮北部是一個違建雲集之地,不但給破壞了房山的新城形象,也與未來的新文化地標--蘭花文化休閒公園極不匹配,一年半前,當地政府開始了拆違攻堅戰,今年1月,更是打響了一場決心之大、範圍之廣、力度之強皆史無前例的拆除違建、整治環境的行動。
據悉,短短兩個月時間,當地政府共拆除建築物105萬平方米,佔地3,220畝,同時啟動項目區景觀綠化、微地形建造等工程,一個月後即完成所有建設工程。
這次專項行動的意義不言而喻,疏解了房山區北端城鄉結合部的首都非核心功能,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和社會秩序,可以說真正的實現了當地政府當初為蘭花大會選址於此地的初衷,為長陽北部建設奠定了基礎。
同時,在原地上建設的綠地公園也成為第四屆中國蘭花大會重要的配套設施,這裡有生態效益高、景觀效果好、滯塵能力強的油松、旱柳、絲棉木、新疆楊、國槐、刺槐、千頭椿、欒樹等各類喬灌木,還特意增加了銀杏、元寶楓、小葉白蠟、金葉榆、紫葉李、復葉槭等秋色葉及彩葉樹種,在顏色上與蘭花相得益彰。
長陽鎮鎮長王永民告訴記者:「蘭花大會後,房山將新添一處佔地320畝的蘭花文化休閒公園,加上周邊配套建設的公園,將在長陽鎮北部形成一個佔地3,320畝的綠色景觀帶。公園距離市中心駕車只有40分鐘,還有地鐵房山線直達,交通十分便利。」
首都西南門戶 「公園中的城市」
其實,圍繞蘭花文化休閒公園而展開的這個拆除違建、整治環境的故事,正是近年來房山區以打造現代生態休閒新城為目標,加緊建設「公園中的城市」的一個縮影。
作為房山最具代表性的公園,由小清河、啞叭河、長陽公園、大學城公園組成的房山新城濱水森林公園風景秀麗、設施完備,在吸引附近居民「自家」游的同時,更吸引了不少久居水泥高樓的市中心人群慕名而至。
因舉辦六屆長走大會被市民熟知的房山長溝泉水國家濕地公園,上萬個泉眼汩汩流淌,荷塘、小溪、湖泊、濕地、良田、農家小院相映成趣,宛若置身於江南水鄉。
利用「生態草毯」和再生水補給建設的大石河濱水公園,則為居民營造出了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附近的牛口峪水庫和臥虎山公園,可謂是一水一山的絕妙組合。
此外,一座相當於1.5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大小的青龍湖森林公園也正在緊張建設中。所以說,房山是「公園中的城市」也是實至名歸了。
除建設公園外,當地政府對綠化造林工程也毫不鬆懈,僅去年一年實現造林營林14.5萬畝,這些舉措大大降低了當地的沙塵天氣,據統計,從2011年到2014年,共出現沙塵天氣僅為3天。
這個昔日的工業大區,通過平原造林、荒山治理,構建京西的綠色屏障,已構建了一張首都生態休閒新名片,不但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切實的福祉,也可以為諸多迫切地需要將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協同發展的郊區縣帶來不少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