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學生:陳嘉怡
學校:元朗公立中學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會死,但沒有人把它當一回事。」書中的一句正正符合了人們對於死亡的態度,在社會上,大部分人都會籌劃自己的生活,如計劃將來、工作、假期......然而,很少人會為死亡計劃,尤其是中國人。由古至今,中國人一向對死亡十分忌諱,對於不吉利的事情也會避而不談,我想這就是中國人不計劃身後事的原因。
死亡,的確令人畏懼,人們總害怕死亡會令自己失去一切,也不捨世間上的種種。但是,這本書中的男主角-垂死教授慕理卻毫不畏懼死亡,即非因為他是思想開放的外國人,也非因為他對世事不留戀,而是因為他明白死亡的真正意義,看透世間一切。他對生命有獨特見解,個性堅強,雖然患上惡疾,但沒有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反而樂觀地接受,把握生命中最後的時光,教導多年前的學生明哲,告訴他生命的真諦,努力將生命的餘暉貢獻社會,令人心生敬佩。
個人而言,之前一直沒有考究「死亡」這個議題,因為死亡是件遙不可及的事。我只是個16歲的年輕人,將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看完這本書後,我學會了人生無常,就如教授不幸患上罕有疾病;學生明哲的愛情面臨危機等。因此,我要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擁有的一切,努力生活,把握每個機會,充實人生。我認同教授所說:「生命要活得有意義,就要貢獻自己去愛其他人,貢獻自己給周遭的社會,貢獻自己去創造一些能夠給你目標和意義的東西。」
正所謂「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 素來不少人留名青史,獲後世敬仰,例如犧牲自己救人的消防員、在大地震救人的市民。但近年來社會上不少年輕人輕生,不明白生命的寶貴,真令人惋惜!
生命誠可貴,我們的生命來得不易,很應該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人生只有一場,努力地享受人生吧!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郭子晴點評:對年輕人來說,生命似乎是無盡的,過了今天,還有明天,這也在所難免,畢竟我們當中誰都沒經歷過死亡。我們只要知道,生命豐盛與否不在乎長短,而在於質量。不要讓明天的你為今天的你後悔,已經足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