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莊子。網上圖片
死生有命,然而面對無法掌握的生死,儒道兩家之取態大相逕庭。莊子對生命的理解,跟儒家的迥然不同。儒家即使明白世道不行,仍會自強不息,盡己之任。始終,積極入世是儒家秉持的精神。莊子為道家代表,其宣揚的是超越的出世精神。於莊子眼中,死生之事,非人力所能為,乃自然不過之事。人應追求「超越」萬物的道,而非一瞬的存在。有關討論,見於《內篇.大宗師第六》︰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莊子強調的「相忘」與「兩忘」,即棄固有的成見,追求與道融化的超驗境界。如此,方能逍遙無待。
語譯:
死與生,皆是命運安排,如恒常的黑夜白晝交替,自然而然。一些人不能參與,皆事物自身變化的實情。人們常把天視作生命之父,而終身愛戴,更何況更高超的「道」呢!人們總認為國君比自己超越,而終身效死,更何況應視為大師的「道」呢!
泉乾涸了,魚兒於陸地相互依偎,互相吐氣以取得一點濕潤,以唾沫相互滋潤,不如忘卻江湖之事。與其讚頌唐堯的聖明而非議夏桀的殘暴,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融化於「道」。
模擬試題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6分)
1.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2. 「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參考答案:
1. 「死與生,皆是命運安排,如恒常的黑夜白晝交替,自然而然。」
2. 「與其讚頌唐堯的聖明而非議夏桀的殘暴,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融化於『道』。」
■謝旭博士
作者簡介:現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任教,教授中國文化課程。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哲學博士、文學碩士、專欄作家。PROLOGUE 集團教育總監、中國語文科與通識教育科名師。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