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注會行業「國際化建設年」系列報道之四:準則趨同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金蘭 北京報道)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IAASB)2015年年初完成了對國際審計報告相關準則的改革,於1月15日發佈新制定(修訂)的相關審計準則文本。國際準則修訂過程中,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高度重視,深入參與,就相關文件草案多次研究提出反饋意見,及時反映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的意見和訴求,並通過理事代表貢獻於改革文件形成。同時,中注協提出,將圍繞國際審計報告改革要求,持續推進審計準則和職業道德準則的動態國際趨同。事實上,中注協自2004年實施準則國際趨同戰略以來,為國際審計準則制定建言獻策,適時推進準則動態國際趨同已成為中注協的工作常態。
「趨同只是第一步,我們的目標是等效。」這就是中國的態度。十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聲音出現在國際會計行業的大舞台上。據中注協介紹,伴隨著中國會計行業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和中國會計審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中國逐漸成為國際會計職業組織中的「活躍成員」,從一個摸索前行的「學習者」成為中國經驗的「貢獻者」。
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為中國在準則國際趨同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重大進展點贊,認為這種努力和進展體現了中國政府和會計職業界超凡的決策能力和組織實施能力,為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樹立了典範。
中國審計準則與時俱進 實現國際動態趨同
「實施準則國際趨同戰略首先面臨的挑戰是,我們如何把握國際化和本土化的關係?推動國際趨同中應堅持什麼樣的指導思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中注協秘書長陳毓圭說,「我們在國內外進行了大量調研,全面聽取各方意見,進行深入的討論。在2005年初,我們確定了趨同的四點主張,即,第一,趨同是進步,是方向;第二,趨同不等同於相同;第三,趨同需要一個過程;第四,趨同是一種互動。」
目前,中注協已建立起了一套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又順應國際趨同大勢的審計專業標準體系,涵蓋財務報表審計、企業內部控制審計、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等多個方面,對於促進經濟秩序的健康規範、資本市場的繁榮穩定以及社會公眾利益的保障維護,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由於財務報表審計是註冊會計師業務的重中之重,因此,審計準則體繫在整個技術標準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中國的審計準則體系,包括37項審計準則及配套應用指南,其中,審計準則共計11.2萬字,應用指南共計30萬字,涵蓋了註冊會計師從接受業務委託到出具審計報告的各個環節,與國際準則持續全面趨同。
中國的審計準則體系建設及國際趨同方面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國際組織的高度認可。2005年12月和2010年11月,中國審計準則委員會與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先後兩次簽署聯合聲明,確認中國審計準則與國際審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成果。
世界銀行公佈的《中國會計和審計評估報告》對中國審計改革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中國改進會計審計準則和實務質量的戰略已成為良好典範,可供其他國家效仿」。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更是將中國審計準則建設的成就作為其推動審計準則國際趨同的重要成果寫入其工作報告。這些都是中國會計審計準則在國際化之路上的碩果,而這些碩果的背後是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努力的成果,也正是這些背後的努力,成就了中國會計行業今天的國際地位。
隨之而來的是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入國際會計職業組織中。據瞭解,中注協已累計推薦21位代表在國際及區域會計職業組織中任職,他們積極反饋意見,不斷擴大中國對國際準則制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適時啟動審計準則等效談判 契合國情填補國際空白
在實現國際趨同的基礎上,中注協適時啟動了與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審計準則等效談判。2007年12月和2011年9月,中注協與香港會計師公會分別簽署了《關於內地審計準則與香港審計準則等效的聯合聲明》,確認內地審計準則與香港審計準則實現等效認同。在此基礎上,內地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獲准自2010年12月15日或以後完結的會計年度期間,可以採用內地審計準則為內地在香港上市公司(H股企業)提供審計服務,這有助於降低內地赴港上市公司交易成本,促進香港資本市場繁榮穩定,推動內地與香港會計行業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行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審計準則充分體現了國際審計準則的理念、原則、技術方法和要求,保證了按照中國審計準則的審計與按照國際審計準則的審計能夠等效。同時,中國的審計準則比國際審計準則要求更加嚴格。如《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12號--函證》,根據中國實務特點,考慮到中國高舞弊風險的環境,增加針對銀行存款、借款等及應收賬款進行函證的要求,高於國際準則ISA505的要求。
為應對被審計單位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情形和滿足中國企業申請設立或變更註冊資本對驗資業務的需求,中國專門制定了《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53號--前任註冊會計師與後任註冊會計師的溝通》、《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02號--驗資》,填補了國際審計準則的空白。
中注協表示,中國始終把審計準則建設與國際趨同作為中國推進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和國際經濟合作的一項基礎工程來抓。未來,標準建設工作將繼續以準則國際趨同戰略為指導,保持審計準則與國際準則的動態趨同。同時,針對新業務,及時出台技術指引,配合會計師事務所做強做大戰略、新業務拓展戰略的實施。
職業道德標準實現國際趨同與等效
註冊會計師擔負著對會計信息審計的職能,是社會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誠信鏈條的關鍵一環。這對註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9年,中注協借鑒國際職業道德守則最新成果,制定了《中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和《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職業道德守則》,對註冊會計師涉及的職業道德理念進行了系統闡述,對職業道德問題的防範和解決提出了具體思路和方法,是中國繼審計準則國際趨同後,在職業道德準則方面實現趨同的重要行動,體現了中國對國際準則持續全面趨同的主張和承諾。中注協提出,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包括六項,即誠信、獨立性、客觀和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保密,以及良好職業行為。
在與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趨同的基礎上,內地與香港積極推進並富有成效地開展了等效認同工作,明確了持續等效機制。2011年11月,中注協與香港會計師公會在北京簽署了職業道德守則等效聯合聲明,確認內地職業道德守則與香港職業道德守則實現等效。
有專家這樣評價職業道德守則:「用近7萬字的篇幅,基於30年的實踐積澱,實現了與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的全面趨同,充分體現了這個行業對公眾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
專家認為,中國會計審計準則、職業道德標準等實現與國際準則的趨同,使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與國外同行處於同一技術平台,為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做強做大和「走出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