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跳出框框:考試制度


蒙妮卡

七歲的小家欣告訴我,她每天清晨六點起床,通常一邊刷牙一邊還在睡。放學後做功課,一直做到吃晚飯。飯後溫習到九點,準備不同科目的測驗。只有星期六最輕鬆,早上可以去附近的遊樂場玩耍兩個鐘頭,晚上准予看一個鐘頭電視。星期天又是重複溫習,就偶爾玩玩遊戲。

那天是星期五,她打電話告訴我:「今晚真開心。我做功課做得快,媽媽獎勵我,讓我看電視了,還有吃雪糕。」她興高采烈地描述電視節目內容,我愈聽愈心酸。原來,她快樂的要求竟是如此低微。

最近家長要求「取消小三TSA」的呼聲響徹雲霄,我想到小家欣的「非童」生活,極為贊成取消TSA。香港的「畸形」考試制度殘害學童,家長擔心輸在起跑線的心態,剝奪童真。

當年我應付的升中試和中學會考,與現今的考試壓力比較,輕鬆得多。但半世紀以來我仍然經常發惡夢,夢中對着艱深的數學試題無從下筆。小家欣長大後,如何擺脫這種「慘無人道」的考試惡夢和陰影?不敢想像。

我讀中學時,最喜歡中國歷史,但香港的考試範圍要背熟歷代王朝年份,背得頭昏腦脹,意興闌珊。如今打開電腦,「焚書坑儒」發生於何時,一目了然。當年死讀死背,真冤枉。

上學讀書,應該是樂趣無盡。帶小學生去超市買糖果,讓他們實地購物結賬,自然會學懂乘數法;去水族館,認識海洋生物;吹波波,認識肺部呼吸功能;唱英文歌,學習英語文法。學習樂無窮,不應該像小家欣那樣面對考試壓力,喪失童年生活。

德國學童在六歲之前,不會在課堂「排排坐」對着黑板上課。老師帶領他們走進森林,認識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和蟲鳥野獸,讓他們懂得欣賞這個美好世界。六歲之後,才學寫阿拉伯數字。德國學童顯然沒有考試壓力,卻不見得他們輸在起跑線。德國的科技發展,有目共睹。

我童年居住在土瓜灣,日日去海心廟的竹棚看電影,迷戀馮寶寶和陳寶珠。那時麗的電視開台不久,餐餐吃飯「電視當做配菜」。我沒有因此輸了起跑線。

相關新聞
沈敬東:純真小王子邂逅「陶瓷」士兵 (圖)
郭愛和三彩釉畫作品《印象石窟》獲「百花杯」金獎 (圖)
雲南講武堂展昆曼公路攝影作品 (圖)
「創意香港」進瀋陽 展港多元文化 (圖)
更正:
百家廊:感謝住院 (圖)
聊易談經:剝卦
思旋天地:「習馬會」促股市急漲
發式生活:生命就是這麼脆弱
見多識廣:南疆毛驢雜談
翠袖乾坤:山河故人
跳出框框:考試制度
歷史與空間:長葛叩訪葛天氏 (圖)
字裡行間:劉以鬯的「垃圾」 (圖)
詩詞偶拾:晨光
豆棚閒話:無法杜絕的電打魚 (圖)
來鴻:無愛的《傾城之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