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大學一直被視為「象牙塔」,但近年院校熱衷把知識轉移至社區,並漸漸打破界限。香港大學昨日公佈2015年「學院知識交流獎」的得獎名單,表揚各學院教員對工商界或社會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或文化影響。其中港大牙醫學院臨床副教授王海明及其團隊,就透過牙齒發育年齡的評估,協助內地未有登記身份的無證兒童估計年齡,幫助他們進行身份證記,有關計劃於印度2個村落亦有推行。
除了上述項目之外,該校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梁綺雯的「健康素養與溝通促進計劃︰糖尿病知多D」亦被評獲獎,該項目包括一個免費的中文手機應用程式,讓使用者透過回答問題評估自己患糖尿病風險,在香港、美國、加拿大及其他亞太地區已有逾萬名用戶。
建築學院助理教授祁宜臻和副教授黃華生的「香港建築:中學教材之建築學導引」亦在得獎名單之上,他們製作了4本書共40個單元,把建築與文化、科學、藝術和科技結合。同時,該項目亦提供不同教師培訓活動如研討會、工作坊、實地考察和視頻等,逾九成受訪教師亦認為教材提高了他們的建築知識,逾八成半人認為有助教學。
其他項目還包括文學院選出的「Take Action!青年生態保育領袖計劃」、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選出的「外傭協進計劃」、教育學院幫助公眾認識自閉症的「打開心窗」、工程學院選出的「泛在感知信息化實時製造物聯網服務平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