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家指出,職業化軍人越多,部隊的專業化水平越高。資料圖片
「要着眼於開發管理用好軍事人力資源,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完善人力資源分類,整合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加強軍事人力資源集中統一管理,努力使軍事人力資源能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鬥力。深化軍隊院校改革,健全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推進軍官、士兵、文職人員等制度改革,深化軍人醫療、保險、住房保障、工資福利等制度改革,完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和後勤政策制度,建立體現軍事職業特點、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體系,以更好凝聚軍心、穩定部隊、鼓舞士氣。」
--習近平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關於「職業化」的闡述
現代信息化戰爭拚的不僅是武器裝備,更是高素質人才;有什麼樣的裝備,就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日前吹響「集結號」,正式拉開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幕,其中提出建立體現軍事職業特點、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體系。專家認為,未來解放軍將以建立職業化制度為牽引,帶動軍隊住房、工資待遇、保險、醫療以及退役軍人安置等諸多重大改革,進而推動新一代人才梯隊形成。一支年輕化、專業化、複合型的中國軍隊正呼之欲出。■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
軍隊職業化,是這輪軍事改革一大亮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會上強調,推進軍官、士兵、文職人員等制度改革,深化軍人醫療、保險、住房保障、工資福利等制度改革,完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和後勤政策制度,建立體現軍事職業特點、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體系,以更好凝聚軍心、穩定部隊、鼓舞士氣。
軍官士官比例須提升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由於人才培養滯後等原因,中國軍隊建設面臨諸多窘境,甚至出現裝備「等人」等極端現象。特別是近年來,隨着新型武器裝備和科技發展,對軍人職業化知識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職業化制度勢在必行。知名軍事問題專家劉江平曾指出,中國軍隊建設依然存在着軍官隊伍整體素質能力與履行使命不相適應、軍官職業制度安排與市場經濟人才配置規律不相適應的雙重矛盾,迫切需要軍官隊伍的制度安排向職業化方向轉變。
中國之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兩三年後退役。知名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向本報指出,只有實現職業化,才能讓軍隊更加正規化、專業化。他說,如果只是按照之前的徵兵制,也就是義務兵役制,大家在部隊也就是呆兩年,人就走了;而職業化,就會增加專業軍事人員的比例,讓他們在一線作戰部隊達到很高的比例。
宋忠平認為,中國軍隊現在要增加專業軍事人員的人數和比例,即提升軍官和士官的比例。特別是高技術的兵種,更需要有職業化的人員來操縱,「比如新武器裝備,靠一兩年根本掌握不了,即使都學會了,但到第三年開始出成效了,又該離開部隊了。」
宋忠平表示,現在技術越高端,武器裝備越先進,對人員的素質和專業化程度要求越高,這實際上就要求部隊的專業程度、職業化程度要相應提高。
讓專業軍人安心工作
早在2013年底的三中全會上,以習近平為首的新一屆中央領導層,早已正式提出建立軍隊職業化制度。今年5月發佈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亦指出,要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完善軍事人力資源制度,深化軍隊院校改革,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培養和造就適應信息化戰爭需要的人才群體。
軍事專家趙小卓向新華視點指出,部隊如何吸引優秀人才?如何培養他們順利成長?軍人退役有什麼保障?針對全軍官兵關心的這些問題,這輪改革進行了一系列完善的安排和部署。「人力資源」來自經濟社會領域,我們軍隊也用這個概念替代原來的「人事」,體現了理念上的變化:要把人作為最重要的資源來培養、選拔、任用,從而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
宋忠平說,「如果你是個人才,部隊就要通過給你比較好的待遇,拴心留人,職業化軍人越多,部隊的專業化水平越高。」
專家認為,職業化將為專業軍事人員提供一個前途透明的職業發展路徑,較好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保證他們安心軍隊工作,這無論是對這些專業軍事人員的個人發展,還是對軍隊整體建設,都將產生極其深遠的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