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特首梁振英昨於政府總部出席《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儀式。圖為梁振英與其他嘉賓,見證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與國家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簽署協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鍾立)特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昨日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將大部分在廣東先行先試的服務貿易開放措施推展至內地全境實施、減少負面清單中的限制性措施,及在跨境服務和文化及電信領域的正面清單中,增加了28項開放措施。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協議為內地和香港多年來在CEPA下持續開放服務貿易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並期望兩地部門會繼續研究磋商,配合國家全方位對外開放的發展大局,令香港當好內地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試驗田,及推動香港產業朝高端高增值的方向發展,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化帶來的挑戰。
中央政府於2011年宣佈,在國家「十二五」規劃期末,內地對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去年簽署的《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以先行先試方式率先在廣東實現此目標,是內地首次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方式制定的自由貿易協議。昨日,在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見證下,曾俊華代表特區政府,和國家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簽署了在CEPA框架下的新協議--《服務貿易協議》。
鞏固港金融商貿航運地位
曾俊華在協議簽署儀式上致辭時表示,CEPA對內地和香港的經濟互動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並為全面發展內地和香港的經貿關係創建了有效的機制,成為「一國兩制」方針在經貿領域的成功實踐。他續說,內地在協議框架下,不斷擴大對香港服務業的開放幅度,對於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商貿和航運中心的地位提供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曾俊華介紹,新協議參照了去年簽署的「廣東協議」的框架結構,除了包括今年新增的開放措施外,也涵蓋和歸納CEPA及其補充協議以及「廣東協議」內有關服務貿易開放的承諾,成為CEPA框架下一份獨立的有關服務貿易的子協議。
減少「負面清單」限制措施
曾俊華指出,協議在開放的寬度和深度進一步加大,包括把大部分在廣東先行先試的開放措施推展至內地全境實施、減少負面清單中的限制性措施,及在跨境服務和文化及電信領域的正面清單中增加了28項開放措施。協議實現了內地和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目標,為內地和香港多年來在CEPA下持續開放服務貿易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
他介紹,內地對香港服務貿易整體上開放了153個服務貿易部門;就「商業存在」的服務模式,有62個部門對香港實行國民待遇,即香港服務提供者再沒有特殊的限制,實行國民待遇;在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方面,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大部分服務貿易部門的投資,其公司設立和變更的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管理,為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提供了更便利的營商環境,促進他們到內地開業。
昨起生效 明年6月1日實施
新協議由簽署之日起生效,由2016年6月1日起實施(協議主要內容見另稿)。
曾俊華相信,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署,會為香港業界進入內地市場進一步創造有利的條件,為內地改革開放作出一點貢獻,同時為兩地創造更多財富和更多就業機會,互惠互利。在協議簽署之後,雙方會隨即着手落實開放措施的工作,積極向各界推廣協議,照顧業界的需要,協助他們用好協議內的措施。
配合國家發展續豐富CEPA
他強調,內地和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並不代表雙方進一步豐富CEPA的工作已經結束。中央在月初公佈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在關於港澳的部分,宣示要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的力度。未來,他期望兩地部門會繼續研究磋商,不斷豐富和充實CEPA的內容,配合國家全方位對外開放的發展大局,令香港當好內地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試驗田,同時推動香港產業朝高端高增值的方向發展,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化帶來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