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匯觀察:跨省污染善後難 區域聯動免卸責


記者 秦新

近年來,跨區域水污染事件頻頻發生,特別是一些跨省界水污染問題,往往由於行政監管的區域性局限,上下游雙方各執一詞,導致最終主體責任難以認定,受損民眾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對於如何有效避免「上游污染,下游遭殃」這種現象,有專家表示,除各地切實加強自身水污染防治體系之外,還應盡快在國家層面構建流域污染防治的區域聯動體制。

前不久發生在安徽的「沱湖、天井湖污染事件」,應該說對處理跨界水污染事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今年6月份,因上游宿州市蚌埠市泗縣境內大量濃度超標的污水團下洩,從而造成位於下游蚌埠市五河縣沱湖流域遭受污染,9.2萬畝水域被污染,涉及漁民907戶。事發後,上下游各持一詞,最終在安徽省聯合調查組的協調下,上游的宿州市政府承諾給予下游蚌埠市1,600萬元資金援助,用以受損漁民的補助。

雖然此次安徽跨界水污染事件得到較好解決,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這僅僅只是省內跨區縣的污染協調,而跨省區的污染事件協調起來就比較複雜了。2007年,由於山東省境內化工企業排污,而導致江蘇沭陽縣遭遇飲用水危機;2013年山西長治發生苯胺洩漏事故,導致河北邯鄲市遭受水污染;也同樣在2013年,由於大量死豬從浙江沿河一路漂來,嚴重影響到上海水源地的安全。這些事件,在當時不僅引起輿論的極大關注,同時也引起上下游之間的長期糾紛。水流域作為大家共有的資源,其本身是一個整體,但是由於流經行政區域的不同,這種完整性往往會被人為打破,而貼上各自地方的標籤隨意佔有和利用。但對於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給下游區域帶來的影響,卻並沒有太多人去關注,更別說在出事之後主動擔責。這些慣有的思維和固有的運作方式,由此引發一系列弊端和糾紛,幾乎成了中國水污染治理的頑疾。

隨着大家對水污染事件的不斷關注,各地也紛紛探索建立並創新流域污染防治的區域聯動體制,構建水污染補償機制。務求平衡上下游的利益,協調上下游的行為和行動,以最有效的手段和最低的成本實現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有專家表示,目前很多流域間,由於上下游之間信息溝通、責任追究等內容缺失,污染事件發生後,調查取證難、協調配合難、責任主體認定難。因而,非常有必要在相關法規的支撐下,在國家層面構建流域污染防治的區域聯動體制、制度和機制。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地方政府參加,實現統一協調、統一責任、統一監測,出現糾紛統一處理,用責任推動真正的全流域生態防治和安全。

相關新聞
甘肅洩毒廢料 污染陝西水 (2015-11-29) (圖)
陝漢中未現搶水潮 築壩防污染嘉陵江 (2015-11-29)
文匯觀察:跨省污染善後難 區域聯動免卸責 (2015-11-29)
話你知:銻中毒可致命 (2015-11-29) (圖)
內地近年部分水污染事件 (2015-11-29)
中國「零碳縣」試驗國際矚目 (2015-11-29)
需探索商業化運作模式 (2015-11-29) (圖)
習近平今赴巴黎 闡述氣候治理主張 (2015-11-29)
外媒:中國拓綠色能源 助推氣候談判 (2015-11-29) (圖)
特寫:極端天氣威脅人類生存 (2015-11-29)
故里覓仙蹤 浙港結仙緣 (2015-11-29) (圖)
蘭溪出生 金華得道 廣東過渡 香港揚名 (2015-11-29)
黃大仙研究 傳承國粹 (2015-11-29)
馳名大仙菜 越煮越青 (2015-11-29)
巨幅玉屏風 再現聖跡 (2015-11-29) (圖)
江南美女辦文藝小劇場 (2015-11-29) (圖)
方依蘭:看劇是持續性消費 (2015-11-29) (圖)
中國版《騙子》刷新紀錄 兩月演出32場 (2015-11-29) (圖)
解放軍職業化呼之欲出 (2015-11-28) (圖)
文匯觀察:軍人職業化 一石三鳥 (2015-11-2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