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東南亞及歐美、加拿大等地均有黃大仙祠,但多年來,外界對於黃大仙故里所在地眾說紛紜。長期研究黃大仙文化的浙江蘭溪市政協教體文衛委員會原主任徐國平說,黃大仙「蘭溪出生,金華得道,廣東過渡,香港揚名。」蘭溪是黃大仙故里,這一說法毋庸置疑。
據東晉葛洪的《神仙傳》記載:「黃初平者,丹溪人(今浙江金華蘭溪)也。」宋代道士倪守約在《赤松山志》中的《二皇君》裡,還具體地載明:「明帝太寧三年四月八日,黃氏生長子,諱初起,是為大皇君。成帝咸和三年八月十三日生次子,諱初平,是為小皇君。」徐國平說,不僅有資料為證,而且相傳金華北山晉代就建有最早的黃大仙祠--赤松觀祖廟。
戰亂南渡粵 顯靈佑港人
關於黃大仙文化外傳,有說法指出,廣東是黃大仙文化外傳的第一站,南宋末年,元兵攻陷杭州臨安,宰相陸秀夫帶着黃大仙神像、護着皇帝逃到廣東佛山,黃大仙文化就此在廣東傳播開來。徐國平說,正因如此,黃大仙祠香火鼎盛的香港,其信眾一度認為黃大仙故里是廣東。
徐國平說,關於黃大仙為香港人供奉並被視為大神的原因,相傳是有一位住在香港的廣東北山人怕染上瘟病而逃回北山,卻不知自己早已染上瘟病。結果,弄得村裡人人都患病,是黃大仙顯靈治好了瘟病。結果黃大仙塑像被那個北山人偷往香港,而凡生瘟病的人只要到黃大仙塑像前燒香就全好了,因此,黃大仙深得香港人崇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