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故里覓仙蹤 浙港結仙緣


放大圖片

■嗇色園等香港黃大仙團體組隊出席浙江蘭溪黃大仙宮建宮20周年慶典活動。本報浙江傳真

著名道教神仙黃初平,後世稱為黃大仙,其「有求必應,普濟勸善」的核心信仰,遠播港澳台、東南亞、歐洲和北美,一直被奉為眾多華僑心中的「僑仙」、「華夏名神」,據信信徒有500萬之眾。為全球華僑所信奉的黃大仙,其故里就在浙江中西部的蘭溪。「蘭溪出生,金華得道,廣東過渡,香港揚名。」蘭溪如今已成為大批世界華商僑胞和信眾尋根覓祖、朝聖祈祥之地。2008年,「黃大仙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蘭溪和金華正聯合香港、澳門及泰國等地黃大仙宮觀積極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施倩 浙江報道

在早前舉行的浙江蘭溪黃大仙宮建宮20周年的慶典活動上,近千名來自香港等地的道教信眾組成一支遊行隊伍,其中來自香港嗇色園的信眾身着赤紅色道袍,肩披紫色綬帶,雙手作揖,緩緩走向祭壇祭祀和祈福。蘭溪市廣播電視台調研員劉松美說,每年的黃大仙師誕辰日,蘭溪黃大仙宮都會迎來港澳及國外的黃大仙信眾身影。

嗇色園帶頭 港團體認祖

竣工於1995年的蘭溪黃大仙宮是緣源園宮觀群的主殿,坐落於黃大仙的出生地黃湓村。黃大仙宮進門處的照壁上刻着「普濟勸善」的題字,乃出自時任香港嗇色園董事局主席黃允畋之手。蘭溪市民宗局副局長胡若蕙表示,1995年黃大仙誕辰1667周年,香港嗇色園訪問團25人來到蘭溪黃大仙故里,團長黃允畋在黃湓村黃大仙故居看了有關黃大仙在蘭溪出生的記載和遺蹟後說,「百聞不如一見,黃大仙是蘭溪人,不要再去考證了,百分之百的正確,我們同是一家人。」隨後,香港元清閣、儒釋道功德同修會等團體也相繼前來蘭溪黃大仙故里認祖。

20年間,蘭溪黃大仙宮得到了香港道教聯合會、嗇色園、儒釋道功德同修會等團體及香港、台灣等海內外同胞的傾力支持,捐資達數百萬元人民幣。在今年的20周年典禮上,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感慨道,黃大仙是道家的神明,自從南派來到香港,香火鼎盛,成為香港民間的重要信仰之一。蘭溪到香港,山山水水的距離,因為共同的信仰而被無限縮短。如今香港黃大仙祠廟前亦有一大石牌坊,正中有「金華分跡」字樣,意在說明從金華祖廟派生的「分廟」。

仙跡遍故里 鑿井惠鄉民

難能可貴的是,蘭溪當地人在黃大仙故里沒有圈地建園,走進黃湓村能切身感受到黃大仙的痕跡。「黃大仙故里」的牌坊就矗立在黃湓村村口,沒有指示牌,記者沿途問路,才在一片黑瓦白牆中,找到黃大仙故居,除了門楣上題着「黃大仙故居」,從外觀看,這座建築和普通民居無異。如今的故居是在原址上新建的,佔地230平方米,窗上雕刻了鹿、鶴等吉祥物,進門右側為三間房,中間供奉着一尊刻有黃大仙像的石刻,左右兩間作為黃大仙資料的陳列室。

劉松美介紹,黃大仙故居最為人熟悉的是二仙井。青石六角形井圈上刻「二仙井」三個大字,為崇禎年間所鐫。井旁尚存鑿刻「仙井」二大字的青石一塊,署「乾隆庚戌夏月」。據《光緒蘭溪縣志》記載,相傳為「晉黃初平兄弟所開鑿,泉極甘美。」

黃大仙的傳說也成為金華蘭溪一帶對於當地山川命名的緣由,被信眾稱為仙跡。靈羊島有望羊台、陰陽太極坪,石門檻有黃大仙的前身烏龜化石,高聖堂有黃大仙腳印。遠在橫坑村,有仙人洞、仙人井,穆澄源上方的解石山,有仙人鋸痕和煉丹仙灶。至於《黃大仙懲惡揚善》、《黃大仙惠澤鄉民》、《黃大仙亡羊補牢》等故事,在蘭溪隨處可聞。

相關新聞
甘肅洩毒廢料 污染陝西水 (2015-11-29) (圖)
陝漢中未現搶水潮 築壩防污染嘉陵江 (2015-11-29)
文匯觀察:跨省污染善後難 區域聯動免卸責 (2015-11-29)
話你知:銻中毒可致命 (2015-11-29) (圖)
內地近年部分水污染事件 (2015-11-29)
中國「零碳縣」試驗國際矚目 (2015-11-29)
需探索商業化運作模式 (2015-11-29) (圖)
習近平今赴巴黎 闡述氣候治理主張 (2015-11-29)
外媒:中國拓綠色能源 助推氣候談判 (2015-11-29) (圖)
特寫:極端天氣威脅人類生存 (2015-11-29)
故里覓仙蹤 浙港結仙緣 (2015-11-29) (圖)
蘭溪出生 金華得道 廣東過渡 香港揚名 (2015-11-29)
黃大仙研究 傳承國粹 (2015-11-29)
馳名大仙菜 越煮越青 (2015-11-29)
巨幅玉屏風 再現聖跡 (2015-11-29) (圖)
江南美女辦文藝小劇場 (2015-11-29) (圖)
方依蘭:看劇是持續性消費 (2015-11-29) (圖)
中國版《騙子》刷新紀錄 兩月演出32場 (2015-11-29) (圖)
解放軍職業化呼之欲出 (2015-11-28) (圖)
文匯觀察:軍人職業化 一石三鳥 (2015-11-2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