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丑也是專業,需要安排道具,亦不斷為表演加入新元素,才可以帶歡樂給別人。 作者供圖
七彩奪目的衣裳,滑稽誇張的表情,純白面孔華麗笑容配上脫序動作,每一位小丑只要登上舞台,就是一場詼諧盛宴的序幕。可是,在化妝油彩及笑臉的背後,他們有着多少血汗與辛酸?每次嘴角的誇張,又需要收起多少淚水才可成事?小丑色彩斑駁的背後,原是一場場黑白真實的奮鬥故事。
龍衍彤(Ashida),綽號「小丑吵吵」,2013年於馬來西亞舉行的「世界小丑錦標賽」中曾擊敗過百名對手,獲得全場總冠軍,也是首位女華人獲此殊榮。翌年在美國舉辦的「世界小丑錦標賽」中,她連奪三獎,於角色小丑服裝、造型項目比賽中奪得亞軍,並於面部彩繪項目與隊際趣劇中獲得季軍,成為該次比賽中獲獎最多的香港參賽者,再次揚威海外。
Ashida回想自己的歡樂之路,坦言也是命運使然,因她小時候志願,其實是當一名演員而非小丑。她在初中時加入了學校的戲劇組,漸漸對戲劇產生濃厚興趣,但由於其會考成績未如理想,未能如願入讀演藝學院的戲劇課程。但她未有放棄,為了開拓自己眼界,追尋個人理想,她努力工作賺錢,務求到台灣及英國修讀戲劇課程。
當小丑因一句話
結果,她的毅力終讓她踏上留學之途。一次,她與同學在戶外嘉年華會上即興地拿起膠袋演戲,吸引不少途人駐足觀看,當中一位老人家就對她說:「你對每樣東西都很投入,樣子也很逗人開心,很適合當小丑呀。」老人一席話,令Ashida再次思考自己發展方向。思前想後,她決定投身小丑專業。
為了學習專業小丑知識及技巧,她再度留港工作賺錢,為到英國進修小丑課程作準備。她一日打兩份工賺取學費,早晚又做不同的兼職,雖然每天只得幾個小時休息時間,但她深信為了理想,再辛苦也是值得。再次,她又完成自己的目標,到英國修讀相關課程並成為專業小丑。
剛入行又遇沙士
2003年,她正式投入小丑行業,可又遇上一場沙士疫症,令香港經濟環境跌入低谷,商場如死水,活動景況一片慘淡,她全身上下僅餘百多元來過活,可她相信低谷以後總有高山,以教授興趣班來維持生計,終於等到香港經濟狀況反彈,她的收入才開始穩定下來。
今天,Ashida已是香港小丑協會會長,致力推廣小丑藝術表演文化,透過促進國際小丑文化交流,提升小丑行業的專業形象。她提醒想入行的年輕人,必須抱有敬業樂業的精神,在表演前一定要準備充足,既有周詳的計劃,亦要安排適合道具,同時經常保持好奇心、靈活度及創意性,為表演加入更多有趣新元素,如當初她將戲劇技巧應用在小丑表演上一般。
大家有否興趣跟Ashida體驗小丑的表演?只要於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kywcaclap讚好,並inbox姓名及聯絡電話給我們,有5名或以上15歲至21歲沒有讀書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參與,就可開班。大家快些報名參與啦!
鳴謝:Boffow Manana Creative Group
撰文:「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生涯規劃服務隊(香港島及離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