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若蜉蝣:佐敦道老建築


■葉 輝

佐敦道有百餘年歷史,在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第一街為甘肅街、第二街為北海街、第三街為西貢街、第四街為寧波街、第五街為南京街);第六街於1903年擴建以連接新闢建的加士居道;1908年,兩街交界處豎有「投石號紀念碑」,以紀念於丙午風災期間沉沒的法國魚雷艇「投石號」(La Fronde);及至1909年,為紀念撲滅鼠疫的病理學醫生佐敦(G. P. Jordan),此街才易名為佐敦道。

南北向的彌敦道將東西向的佐敦道分為兩截,偏東而連接加士居道的一段其實很短,建有學校(拔萃女書院)、教堂(佑寧堂)及一些古老大屋;偏西一段則較長,原為官涌山,乃戰略要地:據1819年嘉慶版《新安縣志》所載:「尖沙咀迤北,山梁一座,名曰官涌,恰當夷船脊背之上,俯攻最為得力」;兩廣總督林則徐曾於1839年在此發動「官涌之戰」,將英軍擊退,翌年更設有官涌炮台(臨衝炮台),官涌街及炮台街一帶乃炮台遺址;官涌山亦於1909年被夷平了。

話說在佐敦道彌敦道交界處,曾有一座建於1917年的大宅,街坊俱稱之為「黃棠記」,此一大宅中西合璧,天台有一中式涼亭,下面三層則為西式別墅;查「黃棠記」主人名叫黃卓卿,乃廣東順德人,生於1877年,早年隻身來港,在九龍貨倉擔任管理之職,其後在洋人經營的木行任經理,更創設黃棠記機器鋸木廠,發跡後業務廣設於省港澳各地。

黃棠記之名亦見於旺角水月宮1927年的碑記,碑記更記載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不少商號,諸如老牌酒莊如王悅生、大康酒莊,油麻地酒樓諸如大觀、倚芳棧、萃芳酒樓、淞江酒樓等等;從中或可管窺其時九龍地區的消費模式。

旺角德明中學創辦於1934年,原址在洗衣街,首屆校董會亦有黃棠記之名,其他校董還有前清翰林岑光樾、殷商江瑞英等等;由此可見,原名黃卓卿的黃棠記其時熱心公益及教育;俱往矣,黃棠記大宅已於1974年拆卸,改建為嘉賓大廈(即裕華國貨所在地),事隔四十年,今已無跡可尋了。

佐敦道口尚有好幾幢別墅式大宅,其中一幢為佐敦道三號古老大屋,由中華巴士公司創辦人顏成坤所擁有,然而,政府未能說服業主保存古宅,顏氏長女顏潔齡於2001年2月,以6,800萬元出售,後重建為商廈;此外,尚有馮氏大屋,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亦於1999年拆卸了;如今只能在網上照片中重溫這些大宅的昔日風貌了。

佐敦道的老建築至今只餘拔萃女書院(一號)及佑寧堂(四號),佑寧堂建於1927年,英國雖於1860年佔領九龍,但直到上世紀初才吸引較多歐裔居民,港府原本答應在九龍醫院後預留土地給佑寧堂建永久會址,終以現址作交換,教堂及牧師住宅至1931年始落成;香港淪陷期間,佑寧堂曾遭嚴重破壞,禮堂屋頂被拆除而改為馬槽,此一老建築可謂歷盡滄桑。

相關新聞
兩地學者暢談中國模式與文明共融 (圖)
走東走西:斯大林的英國間諜 (圖)
環球設計大獎現接受報名 (圖)
《飛天離地絕技團》驚險特技即將亮相 (圖)
歷史與空間:高票(中) (圖)
書若蜉蝣:佐敦道老建築
文藝天地.畫中有話:買一送一 (圖)
浮城誌:無常
豆棚閒話:榨菜的詩意美學
遊蹤:一脈書香傳千古 (圖)
體驗「國際劇場工作坊節」 推開窗戶看風景 (圖)
水晶看戲:《驚奇的山谷》,大師的新衣 (圖)
復排歌劇《白毛女》巡演至長沙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