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盧文端
盧文端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雖然說很多有「本土情懷」的香港市民並不贊成「港獨」,但「本土意識」本身確實具有「分離傾向」,走向極端就會成為「港獨意識」。清醒看到這種危險,並明確向社會發出警示,有雙重意義:一是提醒一般市民對自己的「本土意識」需有所節制,防止往極端化方向發展;二是警示反對派政客,不可肆意操弄「本土意識」,更不可藉「本土」話題搞「港獨」。中央對內地省市自治區的地方保護主義嚴加管束,對任何地方的分離傾向都保持高度敏感。「台灣意識」向「台獨意識」的演化,使中央對香港「本土思潮」更是保持高度警惕,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會堅決打擊。用「兩制」對抗「一國」,用「本土」對抗內地,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到頭來只會衝擊「兩制」,最後受害的是香港,是廣大香港市民。飲水思源,理當謹記,「兩制」前途繫於「一國」,不講「一國」,「兩制」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向「本土意識」發出警示的雙重意義
討論「本土」問題,當然不能簡單地將「本土意識」等同於「港獨意識」,因為不少生於斯長於斯的港人,對香港有一種特殊的「本土情懷」,但他們並不認同「港獨」。這樣的「本土意識」並不違反「一國兩制」原則,當然不應該視為「港獨意識」。
不過,我們在將「本土意識」與「港獨意識」作出區別的同時,更需看到「本土意識」與「港獨意識」確是有着一定的關聯。這不僅是因為兩者表面上都打出維護香港本土利益的旗號,更重要的是,「本土意識」本身具有「分離傾向」,或者說,香港的「本土意識」本質上具有分離主義的基因,這種基因的進一步發展就是分裂國家。「本土意識」誤入歧途、走向極端就會成為「港獨意識」。在一些別有用心政客的操弄下,「本土意識」容易演變為「封閉意識」甚至是與國家分隔的「隔離意識」、「港獨意識」。事實也正是如此。反對派政客刻意操弄扭曲「本土意識」的內涵,將「本土」與國家對立起來,主張香港與國家割裂,將「本土」變成「排內」,在政治上成為「分離主義」。極少數極端分子更是以「本土」為招牌,提出所謂「港人自決」、「獨立建國」之類的「港獨」口號。這顯然是直接衝擊「一國兩制」原則。
清醒看到「本土意識」有發展成為「港獨意識」的危險,並明確向社會發出警示,有雙重意義:一是提醒一般市民對自己的「本土意識」需有所節制,防止往極端化方向發展;二是警示反對派政客,不可肆意操弄「本土意識」,更不可藉「本土」話題搞「港獨」。
確立「本土利益」與國家利益一致性觀念
在「一國兩制」大前提下,香港「本土意識」所要維護的地方利益,與國家利益具有一致性,愛香港與愛國家,維護香港「本土利益」與維護祖國利益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這句港人熟悉的話,應該是香港論述「本土」話題的主流理念。事實上,包括西方先進國家在內的眾多國家,都在努力抓住機會搭乘中國的「經濟快車」。被視為香港競爭對手的新加坡,更是羨慕香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越位置。當前,香港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困難,突破瓶頸、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動力還是在內地。
誠然,在兩地關係日益密切的情況下,難免出現一些摩擦甚至矛盾。正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怎樣認識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講話中所說的那樣,正確認識和處理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還需要兩地民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保持良好的心態,兩地居民都應該理性對待和處理,避免說氣話、做傷感情的事,不應把問題政治化。
用「兩制」對抗「一國」,用「本土」對抗內地,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到頭來只會衝擊「兩制」,最後受害的是香港,是廣大香港市民。「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本土意識」只有注入「國家情懷」、具有「國家視野」,才不會走偏,才有可能走得遠。
中央對分離言行高度敏感強力打擊
中央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意志堅定,從不退讓,對內對外都是如此。中央對內地省市自治區的地方保護主義嚴加管束,對任何地方的分離傾向都保持高度敏感。「台灣意識」向「台獨意識」的演化,使中央對香港「本土思潮」更是保持高度警惕。中央一再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中央政府對港方針政策的根本宗旨之一。這也是「一國」原則的重要內涵。中央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會堅決打擊。
與西方的「忠誠反對派」忠誠於憲制、不損害國家的基本利益不同,香港的反對派本質上仍然是站在憲制對立面的「不忠誠反對派」。反對派中的一些政客使用各種手段,力圖製造港人與中央的對立,以維持自己的民意支持度。這些極端政客最熱衷操弄「本土意識」話題,將「本土」與內地對立,將一些港人的「本土意識」引向與國家對立的情緒。這種損害國家統一的行為,必然會觸動中央的神經,對其予以堅決打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飲水思源,理當謹記,「一國」與「兩制」的關係,是先與後、源與流的關係。「一國」是前提。沒有「一國」,「兩制」就失去了基礎。不講「一國」,「兩制」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兩制」前途繫於「一國」。只有堅持一個國家,「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才會有不竭的源泉、堅實的基礎和旺盛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