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模棱》蔡磊作品
新華社電 當德國藝術經紀人尼可拉斯.艾略羅特在北京今格藝術中心看到墨西哥現代女畫家弗里達.卡洛的肖像畫和她畫室的布面油畫時,他很難想像這兩幅作品是出自中國藝術家之手。「以前不論在哪裡看展覽,基本上都能一眼看出哪幅作品是由中國藝術家創作,有時甚至能對他們畢業的院校猜得八九不離十,但是現在越來越難透過作品來猜出創作者的國籍,中國的新生代繪畫創作已越來越國際化。」艾略羅特說。
令艾略羅特感慨的這兩幅作品由陳可創作,她是一位「70後」,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在此間舉行的題為「繪畫的故事」的展覽中,陳可與蔡磊、賈藹力、李昌龍、羅荃木、馬軻、馬靈麗、歐陽春八位畫家的二十餘幅作品與公眾見面。策展人朱彤說,這些參展畫家大都為「70後」和「80後」,他們作品的共性是更加開放,藝術表達方式更加多元並且有蚋A明的個性。
「對文本解讀的過度注重與社會學闡述幾乎伴隨了中國當代繪畫近四十年的發展,今天,年輕一代藝術家的思維變得更加開闊,他們更注重在創作中尋找獨特的藝術語言和獨特的視角,作品也更能與國際觀眾引起共鳴。」他說。陳可認為這種變化是因為年輕一代藝術家的成長環境更加多元,接觸到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熏陶也更加國際化。
中央美院雕塑系畢業的蔡磊在此次展覽中展出了自己的新作《模棱》,為觀眾呈現了架上繪畫鮮見的立體表達,使作品的空間感和視覺效果更具衝擊力。蔡磊說,他在創作時並沒有首先考慮作品呈現的形式與材料,而是集中考慮自己想要表達的視覺空間效果,因此就有了雕塑和繪畫的結合。「人們把它稱為一種創新,但這種創新並不是我能控制的,它只是一次不期然的發生。」他說。艾略羅特坦言他自己就很難把《模棱》的創作者與中國掛u,這說明中國年輕一代藝術家的視野已非常開放,創作手法也非常自由。
在此次展覽中,羅荃木的兩幅《風景》也頗引人注目,很多觀眾在他的畫作前合影留念。羅荃木說,畫中的樹林就在他的工作室周圍,之所以創作這個系列的作品,就是因為他相信「藝術是有能量的,即使是最普通的事物也能通過色彩或者某些痕跡來傳達出繪畫者心底的聲音」。
「我覺得這種聲音的呈現更多要靠視覺的力量而非圖解的方式去表達,就是那第一眼望去的感覺,那是藝術語言的力量,不需要過多的解讀。」他說。
「70後」的李昌龍也認為中國新一代藝術創作者越來越回到以藝術的語言和工作方法去與觀眾互動。「中國過去三、四十年的當代藝術確實更多強調社會學闡釋,強調藝術之外的因素,但是繪畫畢竟與哲學和社會評論不同,前者更多是從感覺系統的層面來進行思考,去發現生活和自然中與眾不同的視角。」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