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承認,近幾季輪候公屋平均時間為3年半,與特區政府的3年目標有落差,並稱未來數年建屋量不會有跳躍性的升幅,不排除輪候時間要更長。他續說,本屆政府有需要努力覓地建屋,已將覓地建屋的時間由7年壓縮至5年,形容自己是要「搶地」,但並非「盲搶地」。
現屆政府在上任時提出,每年公屋供應量是7.5萬個單位,但在過去5年只完成7.1萬多個房屋單位,讓人擔憂如何在10年內興建二十多萬個單位。張炳良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7.5萬的目標是上屆政府的最後目標,而在建樓時亦有很多前期工作,如有80%用地不是熟地,需要經城規會通過及諮詢社區意見。
他續說,現正進行建屋工程的用地均是上屆政府找來,由覓地到建成一般逾五年的時間,較上屆政府提出的7年時間稍為壓縮。
他續說,在未來5年,預計每年可建成九萬多個出租及出售的公營房屋單位,數量較過去5年多,形容供應是漸進式增加。至於要達至10年內興建廿多萬個單位的目標,未來5年的關鍵不在乎金錢,而是土地及建造業人手兩大問題。
張炳良強調,特區政府有需要努力覓地,以滿足日增的住屋需求,直言:「我們不可以說甚麼地也不碰、另一邊廂就說我們不夠樓。」政府需要努力覓地建屋,興建多一些住屋予年輕人,否則社會容易分裂,他形容自己是要「搶地」,但並非「盲搶地」。
未來建屋量不會跳躍性升幅
張炳良指,因為未來數年的建屋量不會有跳躍性的升幅,不排除輪候公屋時間可能要延長。
他又透露,長策會有委員曾建議將目標訂在4年至5年,但遭他反對。他解釋,不能因為短期不能達標而更改目標,否則是「呃自己」。不過他稱,不期望輪候公屋時間可在短時間內,由3.6年跌回3年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