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人民日報》報道,小梁覺得自己還算能吃苦,「一年365天,有300多天都守在工地」。但在生活上,「能不虧待自己就不虧待自己」。這次回家,恰好趕上「史上最強」寒潮,小梁特意給自己和同在北京建築工地打工的父親訂了更舒適的高鐵票。臨回家前,他還給媳婦買了最新款的iPhone 6s玫瑰金手機,給兒子買了一台筆記本電腦。「最重要的是一大家子都開心!」小梁笑着說。
然而這種消費習慣曾引起小梁父母的不滿。小梁認為,這就是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比如說,我可能會花一個月的工資去買一部手機,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但父母他們難以理解。我們在消費上更傾向於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
消費觀念上的差異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差距是夢想不同。小梁最大的夢想,就是融入這座城市。小梁自信,「出了工地,如果換一身衣服,我跟北京人沒什麼區別。」如果說父輩們在城市只是為了生存,他們則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質和尊嚴,「來城市打工不單單是要掙錢,在心理上也很渴望能夠融入這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