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走東走西:霧倫敦


放大圖片

■倫敦被霧霾籠罩。

文:余綺平

去年底中國華北被霧霾覆蓋,污染空氣散佈二十多個城市,北京十天內發出兩次紅色警報。與此同時的巴黎氣候大會上,近二百個國家達成協議,加強應付氣候變化威脅,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與前工業化時期相比,控制在2℃以內。

發生過工業革命的英國,在應付霧霾威脅方面可謂得心應手。十九世紀初,倫敦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空氣污染而臭名遠播的城市,當時市內工廠林立,空氣污穢,冬天大部分家庭沒錢買優質乾煤,只得在壁爐燒濕煤取暖。工廠和住宅屋頂的幾百萬個煙囪,像幾百萬個「火山口」,同時向着天空噴污氣。

新出版的《霧倫敦》(London Fog: the Biography)一書裡,作者科頓(Christine L. Corton)講述倫敦解決空氣污染的經歷。她形容,當年倫敦發出的黃褐色煙霧,有濃烈的琉璜味,令衣服又穢又臭,臭味滲透牆壁,使植物窒息,視野模糊,容易釀成交通意外;最重要的是,市民吸入污氣,肺部受感染。單在一八八六年便有一萬一千人因此死亡。

科頓指出,早於十三世紀,英國已頒佈了世界上第一條環境管制法令,禁燒劣質濕煤熏黑天空。一六六一年學者伊夫林(John Evelyn)向國王呈諫書,建議圍繞倫敦興建綠色地帶,種植芬芳植物以減臭氧。他更強調,倫敦的污穢空氣將縮短市民的壽命。

三百五十多年前,學者已有此遠見,可惜未被重視。

到一九五二年冬,倫敦空氣污染情況仍未改善。戰後缺煤,家用劣質煤愈加普遍,十二月五日至八日天氣嚴寒,濃霧籠罩倫敦四天,結果導致一萬二千人呼吸系統受感染病死。這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霧霾災難。

《霧倫敦》形容,倫敦的經典大霧,濃如黃豆湯,厚如黃牛油,可以塗抹在麵包上,行人低頭看不見自己的一雙腳。

書中引述一段笑話。美國諧星卜合(Bob Hope)赴倫敦登台演出,遲到了,他向觀眾道歉道:「我在濃霧中迷途了。想吹口哨召喚的士,卻連自己的嘴巴也找不到......最後,我看到遠遠有一點光線,想是有人來拯救。光線愈來愈清晰,看真了,原來是自己咬在嘴邊的煙屁股。」

濃霧下,倫敦的小偷盜賊猖獗,強姦和謀殺等罪案驟增,如發生於一八八八年東倫敦白教堂的兇殺案,兇手在濃霧中以殘酷手法殺死五名妓女,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案。連畜生也難逃濃霧厄運,倫敦動物園裡的獅子患肺病死亡。

倫敦濃霧有醜陋邪惡的一面,也有美麗浪漫的一面。無數文學作品和大師級畫作,受濃霧影響而大放異彩。如大文豪狄更斯的代表作《苦海孤雛》(Oliver Twist),和斯蒂芬遜(Robert Louis Stevenson)膾炙人口的《化身博士》(Jekyll and Hyde)。而大畫家特納(Turner)和莫內(Monet)兩人,曾以霧中的泰晤士河和國會大樓為背景,留下朦朧的倫敦美貌。

直到英政府一九五六年頒佈《清潔空氣法》,嚴厲控制工業和家用燃煤,逐步改用煤氣和電氣,改善了空氣污染情況。此法案至今五十二年了,許多倫敦人提起濃霧依然不寒而慄,《霧倫敦》一書,激起他們無限回憶。

相關新聞
深圳文學35年 移民特性 漂泊情懷 (2016-02-20) (圖)
走東走西:霧倫敦 (2016-02-20) (圖)
張樂平上海故居開放 (2016-02-20) (圖)
M+希克藏品展 設多個教學活動 (2016-02-20) (圖)
Clore獎學金 現正接受申請 (2016-02-20)
「鴻雁傳情」:黃勵強與黃錫煌信裡信外的畫 (2016-02-17) (圖)
于魁智、李勝素獻藝新西蘭「文化中國.四海同春」 (2016-02-17) (圖)
好去處:「冒險‧故事‧城市」尋回城市連結 (2016-02-17) (圖)
到中國走一回,是摒棄對華偏見的有效途徑 (2016-02-17)
中大猴文物展 盡顯猴年祥瑞風 (2016-02-13) (圖)
走東走西:天生間諜 (2016-02-13) (圖)
台北書展舉行在即 梳理書店發展脈絡 (2016-02-13) (圖)
自由約歡度節日 (2016-02-13) (圖)
江蘇書法家 春聯送祝福 (2016-02-13) (圖)
鍾凱霖 繪出「堅毅」的畫墨之彩 (2016-02-06) (圖)
走東走西:老賊幫 (2016-02-06) (圖)
禪宗音樂舞蹈詩 「天台禪樂」送祝福 (2016-02-06) (圖)
西安文人論龍首文化 (2016-02-06) (圖)
當漫畫遇上玩具 動漫基地化身愛情迷宮 (2016-02-06)
年過二百歷久不衰的「啞老師」 《華英字典》打開華洋溝通之門 (2016-02-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