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社區文化大使將生活藝術無縫對接


放大圖片

■藍嘉穎的舞蹈靈敏溫柔,在演出中被康文署工作人員挖掘,受邀參加「社區文化大使計劃」。

假如,我們能夠在每日生活的必經之路上與音樂、舞蹈、戲劇自然相遇就好了,光是這樣暢想一番,彷彿在黑白灰中過渡的單調生活都瞬間明媚生動起來。三月起,由本地藝術工作者和藝術團體出任的「社區文化大使」便將會出現在街頭、商場、公園、屋h空地、社區會堂,本港民眾無須刻意穿戴齊整,在專業的演出場地正襟危坐,也能輕鬆接觸演出、展覽、工作坊,還有示範講座,欣賞甚至親自參與表演,感受生活和藝術的無縫對接。■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僖

「社區文化大使計劃」是康文署在社區推廣表演藝術的重點項目。據康文署觀眾拓展經理蔡玫娜介紹,本年度自開放申請後,康文署收到了超過50份計劃申請書,其中既有為民眾所熟知的藝術團體,亦包括嶄露頭角的演藝界新人,而最終選定的19項計劃均具有吸引力強、藝術價值高、理念創意新穎並具有可行性的特徵。蔡玫娜表示,「社區文化大使計劃」歡迎以往有社區表演經歷的團體深化發展其表演內容,另一方面也希望吸納一些有潛質的新人加入,她說:「由於新晉藝術工作者未必已成立自己的藝團或加入於某個劇團,所以我們嘗試支援這類創作者,鼓勵他們以組合形式踏上社區藝術平台,累積表演經驗,獲取創作靈感,同時拓展觀眾。」

流動車上的舞劇

本地獨立舞蹈人藍嘉穎與跨媒體創作人黃漢樑就是以蔡玫娜口中的組合方式加入到2016「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中來。藍嘉穎擅長從生活細節中汲取靈感,使之在舞蹈、文本、視覺三者的化學作用下柔緩地發酵。而實驗藝團「她說創作單位」創作總監黃漢樑則不僅是策劃、導演,也是演員、錄像設計,一直努力將多媒體與演出有機結合,製造跨界美學。今次黃漢樑大步邁向舞蹈世界,與藍嘉穎一起為社區巡演創作了舞劇「飛飛旅遊爸」,他們租用一輛流動車作為表演空間,以舞蹈傳遞深層的父愛,溫柔地引領觀眾一同在「旅途」中體驗成長,收穫家庭溫暖。

藍嘉穎告訴記者,之所以想到該形式的表現手法,是因為兒時「貨Van」司機爸爸在周末開車帶一家人出街遊玩的記憶是那麼幸福深刻,正好可藉此傳達「社區文化大使計劃」當中的一個主題從「家庭」出發,探討兩代人之間的親情聯繫。除「飛飛旅遊爸」之外,就該主題進行構思的作品還有:一條褲製作的「論盡一家人」、浪人劇場的「稻米人家」、Arts' Options的「細味咸豐年:以前我]玩呢尐」、劇場空間的「『縫補補』之『尋寶珠』」、演戲家族的「凌戲逼人」和TTM國際西非鼓樂文化協會的「Sewa Party非洲鼓樂共融社區遊2016」,他們分別從社會不同層面入手彌合親子代溝。

如何讓觀眾看懂

2016「社區文化大使計劃」為藝術工作者們所提供的另一可參考主題是不同能力人士參與表演藝術,希望能通過各項藝術外展活動激發不同能力人士對表演的興趣及潛能。圍繞該主題進行的創作有糊塗戲班的「人人有障礙,個個有才能」、竹韻小集的「美樂滌心靈」、香港嶺南音樂團的「音樂下午茶」、黃泰成和郭施予的「映·狂舞共融社區表演」。不論選擇哪個主題,如何統籌組織節目,吸引群眾注意力與其溝通,對各藝團、組合而言均非易事。

「她說創作單位」羅妙妍指出:「通常編舞和導演在個人的創作中,都會有一些藝術上的表達需要去嘗試與實現,但這類實驗說實話,觀眾恐怕是比較難快速融入其中。然而進入社區與觀眾互動卻非常重要。所以對藝術工作者而言,在社區中做演出最困難的就是要探索怎樣在不失美學原則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讓觀眾理解,同觀眾交流。畢竟藝術不應該孤芳自賞、曲高和寡,創作者需要好好拿捏。」藍嘉穎與黃漢樑選擇在舞蹈基礎上加入對白增強敘事性,平衡舞蹈相對抽象的特質,「不加鎖舞踊館」則把粗獷的拳擊納入現代舞中,使剛柔互相轉化襯托,勾畫生命體悟。

老拳館新理念

「不加鎖舞踊館」今年已經是第7次參與「社區文化大使計劃」了,2007年至2012年這個風格獨特,銳意擺脫舞台束縛的現代舞團曾先後以弱勢群體、環保、英雄等主題創作,在社區層面積極推廣創意舞蹈,藝術總監王榮祿坦言:「堅持參與這個項目是因為我們覺得在香港,現代舞始終是很小眾的藝術形式,希望透過參加文化大使,加強現代舞的推廣力度。今次『不加鎖』會由香港式微的傳統行業或正經歷重建逐漸消失的空間切入,以非主題的形式挖掘舞蹈和它們之間的關係。」

在此前與重建局的合作中,「不加鎖舞踊館」曾在舊式茶樓,結合茶舞進行表演展示本土文化。再次挑起社區文化大使重擔,7月到12月舞者們將入駐老拳館,借助其作品「極限重塑」的舞蹈力量喚醒早已對生活麻木的觀眾,找回港人與這片土地的連結。王榮祿說:「正如同我們很少去關注自己的身體,面對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社區重建帶給我們的啟發是清空自己才能重新注入新的活力。隨虓s式健身房出現,我們想要了解老拳館在當下社會依舊存在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520場表演外展活動中,除部分系列式的工作坊、培訓班及個別總結演出,需酌量收取費用外,其餘活動均可免費入場。

相關新聞
社區文化大使將生活藝術無縫對接 (2016-03-02) (圖)
唐詩新曲原創合唱系列音樂會 桃李齊頌,詩樂共融 (2016-03-02) (圖)
川鄉村小店 80後美女店主獲冰心獎 (2016-02-27) (圖)
台北書展「書味濃」 簡體書銷售有增長 (2016-02-27) (圖)
華文獎開放投稿 (2016-02-27)
活的科學2016 化不可能為可能 (2016-02-27)
走東走西:剛柔並重的女人 (2016-02-27)
記憶的叫聲咬耳--呂貴品的詩性人生 (2016-02-24) (圖)
天津民族樂團 赴英前奏響「英倫之夜」 (2016-02-24) (圖)
南通藍印花布將申遺 古建修復工程將啟動 (2016-02-24)
深圳文學35年 移民特性 漂泊情懷 (2016-02-20) (圖)
走東走西:霧倫敦 (2016-02-20) (圖)
張樂平上海故居開放 (2016-02-20) (圖)
M+希克藏品展 設多個教學活動 (2016-02-20) (圖)
Clore獎學金 現正接受申請 (2016-02-20)
「鴻雁傳情」:黃勵強與黃錫煌信裡信外的畫 (2016-02-17) (圖)
于魁智、李勝素獻藝新西蘭「文化中國.四海同春」 (2016-02-17) (圖)
好去處:「冒險•故事•城市」尋回城市連結 (2016-02-17) (圖)
到中國走一回,是摒棄對華偏見的有效途徑 (2016-02-17)
中大猴文物展 盡顯猴年祥瑞風 (2016-02-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