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育成績掛帥 分數大於一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姜嘉軒) 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社會對悲劇成因深表關注。有教界代表指,香港教育制度以成績掛帥,而不少人視入大學為學生唯一出路,都令學生承受沉重壓力。

港台《城市論壇》昨邀請多名嘉賓探討學生自殺問題,其中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指,香港教育制度僵化,着重競爭,特別看重成績高低,導致學生其他才能難以發揮。

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亦質疑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為追求國際認可」而將新高中課程調深,課程架構無顧及學生多元才能發展,有學生為應付入大學條件,不敢選擇喜愛的非學術科目,才能白白埋沒。

他又認為應改善目前教育心理學家和學校1:7的比例,長遠更應落實「一校一教育心理學家」。

中學生議會發言人黃泳其認為學生自殺並非不成熟所致,而是社會認定「入唔到大學就咩都做唔到」,教育制度「分數大於一切」,惟實際上學生入讀大學比率低,年輕人上游機會少,易感到前路茫茫而失去生存動力。

港大防止自殺中心總監葉兆輝則指,除資助大學外,社會仍有各種進修及銜接課程供選擇,呼籲各界「別只看到大學一條出路。」

他又認為教育制度及社會風氣問題需時處理,當務之急是要暫停轉載或報道自殺新聞,「假如精神健康稍弱的同學不斷接受到同類訊息,或會導致『傳染、模仿、學習』」,希望各界幫忙中止連鎖,發放正能量減少悲劇發生。

教育局高級專責教育主任(教育心理服務)劉穎賢昨亦於該局網頁《局中人語》撰文,引用廣告標語「每日暫停十分鐘,聽聽少年心底夢」,提醒家長抽一點時間,放下工作和手機認真與子女溝通,成為他們最大的後盾,共渡難關。

相關新聞
勿走「港獨」歪路 大眾有權發聲 (圖)
特寫:「評論輕判」非干預司法
特寫:身在異邦 更感愛國情懷
容永祺建議港拓人幣再保 (圖)
容永祺提案要點
朱銘泉倡港資獲國民待遇 (圖)
朱銘泉提案要點
建築專業界 「拉」到「吊鹽水」 (圖)
高鐵通過報喜 民生仍待解「塞」 (圖)
民記建言:應對氣候變化 七建議治霾
高鐵助港商北上拓版圖 (圖)
代表委員熱議商機 (圖)
周波盼盡快解決「一地兩檢」 (圖)
微觀點:高鐵帶來無限商機
饒戈平:「一地兩檢」不違基本法 (圖)
項俊波:勿將保險當「提款機」 (圖)
花絮:十一世班禪認真聽報告 笑待代表索簽名合影 (圖)
採訪手記:知民冷暖 做有溫度的委員
二千人立會請願促「剪布」 (圖)
歷年獲批新工程撥款總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