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卸責政府 袒護分離勢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再發文煽「港獨」。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一直「撐港獨」的立法會27名反對派議員,未有如過往大事件發生後一樣「主動出擊」,而是要經本報追問始肯表態。他們在回應時多聲稱自己「支持『一國兩制』」,但就未有譴責「港獨」言論,只輕描淡寫稱《學苑》有關「港獨」的文章是「學術討論」,又以「言論自由」為其開脫,更有人所言就與旺角暴亂時包庇暴徒時所說的同出一轍,將問題歸咎在特區政府「施政不善」上,要當局「反省」。
劉慧卿:港享「言論自由」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稱,該黨反對「港獨」,但香港享有言論自由,而中央政府也應了解香港年輕人為何會產生「港獨」思想,是不是香港發生了什麼事,將年輕人推向這一方。
何俊仁:談「獨立」不違法
民主黨議員何俊仁稱,年輕人的思想「海闊天空」,所以《學苑》提出「港獨」言論並不「奇怪」,加上談「獨立」、「自決」等並不違法,「打壓也壓不住。」身為領導人無論是否同意,也應該去了解他們何以會有這些想法,不應該不問情由就稱之為「大逆不道」、「搞分離」。
胡志偉:不滿港府管治
民主黨議員胡志偉稱,應該由中央及特區政府找出問題所在,包括「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為何「受到破壞」,令年輕人對特區政府的管治不滿。
梁家傑:是很重要訊息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稱,《學苑》的文章「只是」大學生的看法。特首梁振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中央官員對「港獨」的言論「變軟了」,反映中央已知道「港人的意願」,是一個很重要的訊息。
莫乃光:支持「自決權」
「公共專業聯盟」議員莫乃光稱,他相當支持「人民有自決的權利」。他雖稱,港人目前對「獨立」與否未有清晰的看法,但未來數十年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學苑》的文章「提醒」大家應該開始討論香港的未來。世事沒有永恒,不能因有主權國存在而不讓人民有「選擇的權利」,這是不公道的。
張超雄:思想應無界限
工黨議員張超雄稱,大學刊物應當「思想無界限」,各種形式公投、獨立、城邦都可以探討,特別是回歸時大家都認同「一國兩制」,但18年過去了,內地與香港可說是「愈走愈遠」,倘掌權者能站在「香港價值」的一方,相信「港獨」之聲不會太強。
李卓人:尊重選擇權利
工黨議員李卓人稱,「人民自決」是基本的權利,但他不同意「自決」就等於「獨立」,其中要考慮很多因素,包括會否觸動到中央的底線,對香港未來造成破壞,但又稱有人提出意見,都可以考慮,最後要尊重「人民選擇」的權利。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雖稱,在目前的社會氣氛下,激進或鼓吹「港獨」的言論都會撕裂社會,但身為管治者的應該思考一下,「社會為何走到這個地步?年輕人為何對社會如此不滿?」
民協議員馮檢基稱,既然香港已回歸中國,就屬中國一部分,提出「獨立」的人也可以說深水埗、灣仔、中環應該「獨立」,但香港人也不會支持的。就算是年輕人,也會懂得選擇,不要視他們「無腦」。
社民連議員梁國雄稱,倘真的要推動「全民自決」,就毋須等到2047年,這證明學生願意按「一國兩制」,在香港基本法的框架下「實現理想」,大家不用「太過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