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標普指,內地房地產企業不論收入大部分來自內地,因此很多企業會考慮進行人民幣境外對沖。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萃華)人民幣兌美元自去年8月起不斷貶值,年初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再貶值0.32%,加上美國已步入加息周期,因此持有外債的內房企除做對沖之外,還紛紛將外幣債轉為人幣債,以減低企業外匯風險。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早前發表報告表示,人民幣貶值令外債比重大的內房企業帶來財務壓力,令其營運成本增加,更影響信貸評級。標普企業評級副董事廖美珊指,內地發展商會陸續將外債轉為人民幣債,以減低外匯風險。
境外對沖加重成本
報告指出,內地房地產企業不論收入、銷售或是資產大部分都主要來自內地,因此很多內房企業會考慮進行人民幣境外對沖。當人民幣貶值時,會令企業營運成本加重,降低償債能力和信用狀況。
內房企近年在本港共發行約590億美元外幣債券,其中45%於2018年及2019年到期。面對目前人民幣持續貶值、以及美國加息的因素,內房企業還債時需動用更多資金,會造成匯兌虧損,令內房企業選擇提前贖回美元債券。
今年累計9企發人債
近月有多間內房企接二連三發行人民幣債,以取代外債。單單是年初至今,最少有9間內房企業發行人民幣債,其中富力地產(2777)發行額度更達96億元人民幣,而作為內房企業龍頭之一的中國海外(0688)亦有發行一共80億元境內人民幣債。
標普認為,內房企目前即使未有發行人民幣債,其所發行的債務亦可抵抗人民幣貶值至兌美元7.22水平,實力較強的內房企業抵抗能力更高。不過,估計未來會有更多內房企業選擇贖回境外債券,並發行境內人民幣債券,又或會通過境內銀行貸款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