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發式生活:永遠愛你的父母


商台DJ 余宜發

上星期我弟弟的兒子即是我的侄子,參加了學校舉辦的台灣遊學團,其實在數個月前,他的學校提出這個活動申請,他回家跟父母商量,應不應該參加這個遊學團,當然父母給了他一些意見之後,就由他自己決定去不去,結果他選擇參加。

我相信,當時父母的最大考量,就是擔心九歲的兒子第一次自己到別的地方,但又希望兒子不要錯過這一個機會增廣見聞,所以就讓他自己決定。

到差不多起程的日子,透過跟弟弟的對話知道,他們的擔心程度愈來愈多,這也不難明白他們的心情,雖然我沒有做過別人的父母,但也很明白到做父母的心情,只好說一些正面的說話,因為我覺得老生常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個道理,尤其是我們當主持工作的人,經常也要發掘一些新鮮的話題跟聽眾分享,如果只停留在同一個地方,增廣見聞的機會也少了很多,所以一有時間也會選擇到別的地方旅遊,亦都不難發現,每一次完成旅程之後,總會有很多新鮮的事物在身邊出現,人與事這些情況最好不過跟聽眾分享,從中大家又可以多些了解別的地方的風土人情,亦令自己眼界大開。

話說回來,當侄兒起程的那一天,他的父母載他到機場跟大隊集合,自己已經想像得到,他們依依不捨的心情及擔心的情況會是怎麼樣,所以那個早上,我在群組問他們,有沒有想流淚的感覺,我的弟婦也很坦白地說努力地忍着眼瓷A所以沒有失禮別人。

還記得多年前,我們一家人到日本旅遊,因為乘搭交通工具的人流非常多,那一次我們選擇乘搭火車,當我們進入了車廂之後,後面還擁着很多人迫入車廂,而我的侄兒當時只有兩歲,還坐着嬰兒車,突然他的母親大聲呼喝乘客不要迫進來,之後還哭成淚人,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她這樣的激動,但完全明白到因為她害怕兒子因乘客多而受影響,所以父母因為愛錫子女的本能,什麼也可以做得出。

就正如這次弟弟擔心的遊學團,只是四天的行程, 已經令到弟弟和弟婦非常擔心,這幾天不斷看着手機,期待兒子傳來相片或留言,當四天旅程完結的那個晚上,我們三人一起到機場接機,看見他們喜悅的心情也令到自己覺得,這就是做父母愛錫兒女的天性。

我們也應該好好照顧自己的父母,不要再令他們擔心。

相關新聞
百家廊:父親的謙虛 (2016-03-29)
聊易談經:益卦 (2016-03-29)
思旋天地:要抓緊國家發展機遇 (2016-03-29)
發式生活:永遠愛你的父母 (2016-03-29)
書聲蘭語:漫話「新界」 (2016-03-29)
翠袖乾坤:超市變身 (2016-03-29)
跳出框框:運動員的悲哀 (2016-03-29)
百家廊:歌唱的季節 (2016-03-28)
琴台客聚:自殺不離名利情 (2016-03-28)
生活語絲:標題尋疵 (2016-03-28)
淑梅足跡:周佩波的社企路 (2016-03-28) (圖)
七嘴八舌:學聽歌劇學習尊敬人 (2016-03-28)
翠袖乾坤:給我怎樣的弔唁辭 (2016-03-28)
網人網事:影帝剛走,影后要來 (2016-03-28)
百家廊:無法「軟埋」的歷史冰山 (2016-03-25)
雙城記:賞櫻 落櫻 (2016-03-25)
此山中:歲月留痕 (2016-03-25) (圖)
隨想國:有禮 (2016-03-25)
演藝蝶影:街舞劇場的魅力 (2016-03-25)
翠袖乾坤:瓶中時光 (2016-03-2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