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絲
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初一,京城出現日食,一時間天地昏暗,日色無光。已經84歲的乾隆皇帝悾然大驚,趕緊下令撤銷所有新年筵宴,並停止接受群臣的朝賀,獨自在宮中反省自己的過失。
在古代,發生日食被視為是天子失德的表現,尤其是新年第一天發生的日食,更是被歷朝歷代引為天戒。一生自認為賢能英明,向以有為之君自居的乾隆,沒想到在自己的晚年會接到這種「上天的警告」,因而非常在意。巧合的是,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又出現了月食的現象。日月交食,使得乾隆因恐懼擔憂而心神不定,忐忑不安。
在現代,人們都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極其正常的自然現象。日食是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中間,遮蔽陽光所形成。這一現象一定是發生在月朔,即農曆每月的初一。月食則是發生在月望,即農曆每月的十五,地球處於日月之間所產生的蔽月現象。然而在古代,日食和月食被認為是天狗吞食日月所導致,為不吉之兆。《日蝕說》云:「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虧,有陰所乘,故蝕。」由於日月也是君后的象徵,日食也被與皇帝的德行聯繫到一起。《續後漢書.天文志》曰:「以顯天戒,明王事焉。」認為出現日食和月食,是皇帝處政失誤,行為愆德,上天給出的警示,皇帝要及時省察自己的過失,從中汲取教訓。唐代天文家李淳風在《乙巳占》裡又進一步指出日食的不吉,可以應驗在很多方面,諸如君死、國亡、兵亂、天災等等。
就在乾隆正為日月交食而擔憂的同時,苗民石柳鄧在貴州率軍起義,引發多地的苗民響應,令乾隆大為震驚。在他看來,事態似乎正在朝着上天預示的跡象發展。而他早在67歲時就下了一道諭旨,說不敢與在位61年的祖父康熙相比,如果自己御政到了60年,就禪位給太子。如今面對「上天的警示」,乾隆一方面深自省察己身過失,同時也趕緊兌現當日的諾言。他先是在這一年的九月初三,在勤政殿召見所有的皇子皇孫以及大臣,冊立皇十五子顒琰為太子,宣佈自己來年歸政,並宥免來年的地丁錢糧。
同時,乾隆還大力整頓吏治,在兩個月裡查處一批貪贓枉法的大吏,向上天表明自己禮賢遠佞、勤政愛民之心。前閩浙總督富勒渾,因在任內索取鹽商的賄銀五萬五千両,又對總兵柴大紀的貪劣行為負有失察之責,之前已兩次下獄。乾隆六十年的九月初八,富勒渾再一次被發配到熱河贖罪。九月初九,受富勒渾推薦上任的前閩浙總督雅德,因在任內索取鹽商的賄銀四萬五千両,被查抄家產,發配到新疆伊犁贖罪,並只能自己籌措旅費,前往流徙之地。
九月二十一日,三位前黑龍江將軍都爾嘉、明亮、舒亮,都因在任期內有倒賣貂皮獲利的行為而獲罪,分別被處以杖流、論絞和流放烏魯木齊的刑責。十月初九,原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被查出在任內侵吞庫銀八萬五千両,收受鹽規銀十五萬両,同時又接受廈門同知黃奠邦的賄銀九千二百両,抄家時,從他家裡共查抄出四十多萬両銀子,如意一百多柄。同案的福建巡撫浦霖,被從家中查抄出二十八萬両的存銀,七百餘両金子,另有價值六萬餘両銀子的房產。被一鍋端出來的還有福建按察使錢受椿,被查出在審理械鬥命案時收受賄賂,有抽換案卷,貪墨敗度的行為。覺羅伍拉納、浦霖、錢受椿三人皆被斬首,家人則被發配到伊犁戍邊。
乾隆沒有想到的是,他煞費苦心所做的這一切,並不足以覺悟反正,去除過失,因為最大的碩鼠就在他的身邊。是時,深獲乾隆寵信的和珅主掌國政已近二十年,玩弄權術、受賄勒索、賣官鬻缺幾乎成為了當時官場上的運行機制,「盛世」的背後,已經顯現出沒落衰敗的跡象。因而,當正月裡發生了日食和月食之後,人們在私下裡都認為這是上天針對和珅貪婪專擅、恣肆妄為所做出的告誡,只是乾隆懵然不知而已。直到四年之後,嘉慶親政,賜死和珅,籍沒了他的巨額財產,才算是真正地回應了這個「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