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黎冰鴻藝術回顧展《八一起義》亮相杭州


放大圖片

■展出的黎冰鴻1977年油畫《八一起義》又名《歡呼勝利》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茅建興 杭州報道)由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文聯、中國油畫學會主辦,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繪畫藝術學院承辦的「繪心藝魂-黎冰鴻藝術回顧展」日前在杭州市南山路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展覽上黎冰鴻夫人、90多歲的張天虹向中國美院捐贈黎冰鴻的油畫、水彩、素描、速寫等代表作品67件,並由中國美院美術館永久收藏。

黎冰鴻(1913-1986)原名炳康,廣東東莞人。早年從李鐵夫學油畫,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1946年到蘇北解放區,隨軍征戰。長期任教浙江美術學院,歷任浙江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浙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常委、杭州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黎冰鴻早年作品多為戰地寫生、宣傳畫、人物素描、漫畫等,後多作油畫,探索油畫民族化之路,將繪畫技巧歸納為「意、章、形、色、筆」五字訣。晚年所作油畫風景,尤重意境創造。代表作有《南昌起義》、《水電站發電了》、《黃昏出擊》等,作品多為內地各博物館收藏。

在展覽中,記者見到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黎冰鴻創作於1977年的油畫《八一起義》,它長160厘米、寬125厘米。生動的人物、壯闊的場面還原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再現那個動人心魄的瞬間。此前,該作品一直收藏於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本次展覽為該畫作離館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這幅《八一起義》是他的第三次創作,也是最成功的一幅;另一幅創作於1959年的《南昌起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黎冰鴻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代表油畫家,其中《南昌起義》是新中國美術史最重要的美術作品之一,家喻戶曉。 中國美院院長許江表示,《南昌起義》無疑是黎先生一生的代表作。黎先生一生創作了三幅同名大畫,前後歷時20年,精益求精。歷史上,南昌起義沒有留下影像,繪畫創作卻為數頗多,但得到史學界普遍認同的是黎先生的《南昌起義》。黎先生激情四溢,熱愛生活。上世紀50年代他出訪保加利亞,留下生動的異國寫照;60年代初到雲南邊陲,採寫遠鄉邊民的生活;80年代又到海南,傾情記錄熱島風光。寫生貫穿他整個的藝術生涯,寫生與人生,史跡與畫跡,交錯地塑造其人其藝,30年後面對,我們心中猶存真摯感動。

黎冰鴻與香港也頗有情緣。1934年到1936年,他先後在香港海外聯華電影公司幫助畫廣告、海報、設計佈景,當臨時演員,曾在香港大觀影片公司拍攝的《風流小姐》中當美術顧問、替身演員。這段時間,經人介紹,他認識了畫家李鐵夫,李鐵夫的油畫寫實手法對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939年底,他又回到香港,適逢葉淺予、張光宇、郁風、丁聰等人籌備組織「中國漫畫家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同時籌辦一個抗日漫畫展,他參與了這個活動。1941年,他到香港籌備個人畫展,12月,準備就緒,不幸在畫展開幕前夕,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將全部作品付之一炬。

黎夫人張天虹說,將黎冰鴻的部分有傳承價值的作品捐贈給中國美院,是他生前的意願。黎冰鴻藝術回顧展在美院舉辦是全家30年來的期待,今天終於實現了。

相關新聞
後像素時代知識定向的詩意 (2016-04-05) (圖)
黎冰鴻藝術回顧展《八一起義》亮相杭州 (2016-04-05) (圖)
當代著名畫家石齊將在台辦首次個展 (2016-04-05) (圖)
歌劇《父女情深》音樂服務戲劇 (2016-04-02) (圖)
水晶看戲:何不食肉糜?--皇莎「王與國」系列反思 (2016-04-02) (圖)
浮城藝事:《拼途》併湊人生小碎片 (2016-04-02) (圖)
謝敏行:紐約,藝術世界的烏托邦? (2016-03-29) (圖)
香港有亞洲最好的藏家基礎 (2016-03-29) (圖)
曾宇謙 x 陳武康 「士兵」與「魔鬼」的對話 (2016-03-26) (圖)
閑暇時,做做菜 (2016-03-26) (圖)
敢觀舞台:香港藝術節2016回顧 (2016-03-26) (圖)
簡訊: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 系列活動將「湯學」推向世界 (2016-03-26) (圖)
Lynn Chadwick「骨骼驚奇」且有態度的金屬雕塑 (2016-03-22) (圖)
敦煌莫高窟壁畫影像 揭秘先民「春耕」情景 (2016-03-22) (圖)
常沙娜: 「一帶一路」是敦煌藝術走向世界的快車道 (2016-03-22) (圖)
吳業坤唱起A Cappella (2016-03-19) (圖)
「港樂」第二隻昂貴《指環》 (2016-03-19) (圖)
布祿克與老搭檔 重訪《摩訶婆羅達》 (2016-03-19) (圖)
節目推薦:香港歌劇院 百老匯經典薈萃 (2016-03-19) (圖)
M+編年時序 呈現中國當代藝術 (2016-03-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