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體驗北京老年社會


放大圖片

■北京老人在公園內跳舞。 中新社

陳曉鳳

北京是一座正在變老的城市。

一天出門辦事兒,步履匆匆走過西城一條老街。迎面走來一位腰彎背駝、面容消瘦的大爺。他一手提荈鴟くU,內裝一塊豆腐和一點兒草莓,一手拄茯b杖,顫顫微微,艱難地一步一挪。我不由想,這樣的老人隨時都可能出狀況,怎麼還要獨自出門買菜呢?他那無助而茫然的眼神,給明媚的午後陽光蒙上了淡淡陰影。

再往前走,就見一家小舖兒門前的高台階上,排排坐茼n幾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她們穿荇a常棉服,享受荈坏,聊荇a長裡短。在北京老城區,老人半條街已是一景。年輕人成家後搬去城市邊緣的新興小區,老人就在老街沉澱下來。

乘坐108、104、124條等穿行城區的公交車,滿眼皆是白髮與皺紋。七十多歲的人,還要給更老的人讓座。108公交車上,常見一位90歲老人獨自乘車。每次別人為他讓座,他總是自豪地說:「不坐,我身體棒茩龤I血壓心臟都沒有毛病!」他站了四五站才下了車,腰桿筆直,走路穩穩當當。

北京公園更是老人的天下。走進清晨的頤和園,滿眼看去,十之八九是老人。尤其是清晨入園,更像是進了養老社區。昆明湖上萬壽山下,處處皆白頭。有的老人剛興沖沖地進來,有的已晨練完要回家了。這座皇家園林,有鬱鬱bb的百年大樹,有上風上水的新鮮空氣,堪稱北京的養老樂園。

很多老人一早就拉茩茼瑽齝c來到頤和園,內帶歌本、音箱、熱水和飯菜,在園裡一呆一天。中午吃了便當後,就靠在亭子上打個小盹。相識的一位老人,退休後在頤和園教歌,已玩了十來年,玩到何時止呢?跑不動才罷!前幾年有位80多歲的老人,在頤和園一個亭子上打牌,打茈滋蚗Y一歪沒了聲息,被急救車送醫院後,再也沒有醒來。

北京南城的公園,以其小巧玲瓏,周圍人口密集,包容了更多的老年人。那天去陶然亭公園,一進門就聽到震耳的音樂,幾十位遊客排成陣列大跳水兵舞。舞者們雖然舞姿敏捷,可細看很多人都已年過半百甚至花甲。修身的迷彩服、時尚的墨鏡和皮靴,艷麗的小絲巾,都遮擋不住歲月的痕跡。

再往裡走,幾棵大樹下,進入古稀之年的老人也有板有眼地跳交誼舞哩!一招一式頗為有樣兒。有對看來年過八旬的老夫婦,雖然腿腳不便,行動遲緩,可還是頑強地合虒`拍律動。公園深處活動茪@個小型合唱團,一色六七十歲的老人,合聲隨風蕩漾,帶茷C春的激情。明媚的春光沐浴茼悀H們,再老,也會有生之快樂!

高齡,獨居,是北京老年社會一大特色。

社會安定,生活富裕,醫療水平提高,老人就活得更長。大院裡一位老太太今年已100歲了,頭些日子心血管病住院,本以為出不了院,老太太竟然痊癒出院了,回到家裡依然過起生活自理的日子。當年她從山西老家來北京幫助弟弟照顧侄子侄女,一晃在北京住了半世紀。老太太說,鄉下老家她那一茬人如今差不多全去世了,就剩下在北京的她活得最長!30年前,北京的百歲老人不超過十位,現在百歲老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人統計,應該翻了好幾倍。

街道負責老年人的工作人員說,因為孫輩指不上,胡同裡70歲老人照顧90歲老人的多得是!很多高齡子女自己也是疾病纏身,也應該被人照顧,卻得撐茈h看護父母,特別辛苦!有的兒女得看護自己的孫輩,騰不出精力再照顧父母,身體尚可的高齡老人,就只能獨居,兒孫們逢年過節來看看就不錯了。

我家老院裡,左邊鄰居的老太太75歲,右邊鄰居的老太太72歲,後樓那位老太太,已經86歲了。幾個老太太都是寡婦獨居,一晃過了20來年。她們天天清晨即起,出門晨練,然後上街買菜,回家做飯,把屋子收拾得一塵不染。那位86歲的老人,還能在小區運動器械上抻抻老胳膊、老腿兒,甚至去公園晨練呢。老人早年是女工,勤快了一生,吃得又素,「保養」出一副好身板。走起路來腰不彎,背不駝。她的兒子一個月從城市另一頭跑來看她一趟,兒媳婦則極少露面兒。

不少高齡老人獨自去銀行取錢、去醫院看病、去藥舖抓藥,凡能自己做的事情,絕不麻煩兒女。那天去銀行取錢,前邊排隊的一位看來身體尚健的老人,為自己的動作慢一個勁兒道歉,工作人員問:「您老高壽呵?」老人說:「我已經92歲了!」讓人心生敬佩。

很多北京老人不願意與兒孫住在一起,只要能堅持,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有時反比與子女一起過更高。人老之後生活習慣與年輕一代差異太大,同住難免受兒女的氣。老人普遍認為,八九十歲了還能生活自理,就是最大的成功!

觀察發現,對洶湧而至的老年潮,社會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養老責任主要由老人自己和家庭來承擔。除去公園活動外,老人幾乎沒有別的去處。北京的老年大學,排隊幾年未必排得上。社區中老人能參與的活動,也非常有限,且缺乏專門人員組織,更缺乏專用場地。至於養老病床,多數社區根本沒有。如果家有個失能高齡老人,就會把全家幾個兒女都拖得疲憊不堪。

對多數高齡失能老人來說,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就成了嚴重社會問題。去得起的養老院一床難求,有床位的養老院貴得離譜。如北京市郊有個高檔養老公寓,依山傍水,環境極好,可先得在那兒存300萬元才有入住資格。在那兒租一套一居室的公寓,月租金只一萬多元,兩居室的月租金都在兩萬元以上,當然只有富人才住得起。多數北京老人退休金在三五千元之間。在養老上,北京人就分了三六九等。一些北京人投奔兒女移民澳洲、加拿大、美國等發達國家,就為以後享受他國的養老福利,一旦高齡失能,保住起碼的尊嚴。

相關新聞
百家廊:體驗北京老年社會 (2016-05-04) (圖)
琴台客聚:諾貝爾文學獎 (2016-05-04)
生活語絲:奇緣不奇 (2016-05-04)
天言知玄:旅行的意義 (2016-05-04)
鵬情萬里:白鹿T上人 (2016-05-04)
翠袖乾坤:竇靖童講謝霆鋒 (2016-05-04)
路地觀察:以人命來恐嚇他人! (2016-05-04)
百家廊:揚州盆景醉春煙 (2016-05-03) (圖)
聊易談經:困卦 (2016-05-03)
思旋天地:推廣全民閱讀 (2016-05-03)
發式生活:三亞的環保 (2016-05-03)
東拉西扯:荷里活的「抹白」陋習 (2016-05-03)
翠袖乾坤:輕身上路 (2016-05-03)
跳出框框:外行說音樂 (2016-05-03)
百家廊:故鄉的香椿 (2016-05-02)
琴台客聚:襄兒開小差、幼弟代殉城 (2016-05-02)
生活語絲:贈書 (2016-05-02)
淑梅足跡:明哥的做人哲學 (2016-05-02) (圖)
七嘴八舌:被科技綁架 (2016-05-02)
翠袖乾坤:西安心老城不老 (2016-05-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