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首次在港並由科大舉辦的第十七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昨日公佈結果。 姜嘉軒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姜嘉軒) 來自26個亞洲國家或地區、超過200名中學生參賽的第十七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昨日公佈結果。今年首次在香港兼由香港科技大學舉辦有關賽事,結果湖南學生張添誠以「四料」冠軍成大贏家,香港伊利沙伯中學中五生戴煒庭則是本港最佳表現學生,獲得金牌。兩人均對物理有濃厚興趣,明言未來希望繼續攻讀物理,發揮所長。
湘生奪4獎成大贏家
現就讀高三的湖南學生張添誠,為本屆比賽全場總冠軍,同時奪得「理論試最具創意獎」、「最佳男生獎」及「最佳理論獎」,成績驕人。他自高二開始已參加不同類型物理比賽,經驗豐富,並憑着其比賽佳績成為保送生,不必參加大專或大學入學考試,直接獲得高等院校錄取資格。
母親雖為化學教授,但張添誠指父母對他一直是「放養」教導,讓他自主學習喜歡的知識。他從小自學物理,而成了保送生後,由於不必再為入學考試煩惱,每日可花10小時看書及吸收物理知識。正因這份持之以恒的努力,他坦言參賽前不用準備太多,並早預料自己能取得佳績。
今次成為「四料」冠軍,但他卻指自己仍有遺憾,「我在『最佳實驗獎』中跟得主的分差不足1分」,就是這麼一點使他無法成為「五料」冠軍。談及未來,張添誠目前首選北京大學,主修物理,但他指對未來仍是摸索階段,會在選科前多了解不同工作領域,好好考慮前路。
戴煒庭「保金」 膺最佳表現港生
第二次參加亞洲物理奧林匹克比賽的戴煒庭,除了保持住去年取得金牌的成績,也是今年本港最佳表現的學生,成績更勝從前。
他指有了上次參賽經驗後,今年比較鎮定,「但比賽前都有擔心過今次取不到金獎,怕自己退步」。幸好最後還是超越到第一次成績,他笑言舒了一口氣。
距離應考文憑試還有一年,戴煒庭在前路已有想法,目標是到科大或中大修讀物理,未來要朝着成為研究員的目標而努力。港隊另一成員李泱泓獲「實驗試最具創意獎」,母親喜聞兒子獲獎,並謂這絕對是最佳的母親節禮物。至於年僅14歲的謝卓軒是最年輕的港隊成員,雖未獲獎,但指今次經驗寶貴,可為未來比賽打好基礎。
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籌備委員會主席、科大物理學教授王國彝表示,中學物理一般注重基礎,物理奧林匹克則較多圍繞最新物理發展的命題,題目先進對學生而言可能從未見過,故對學生而言是全新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