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儒墨對談國學可消弭戾氣


放大圖片

日前,由香港墨教協會和香港儒藝青年文化協會聯合策劃推出、香港墨教協會主席黃蕉風主編的《非儒--該中國墨學登場了》新書發佈會在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舉行。是次會議圍繞中國學術傳統中兩大主流學派儒家和墨家之間的對話與探討為主題,在「各美其美」、「合而不同」的基礎上,期以對談的形式凝聚兩岸三地國學界共識,消弭當下社會的戾氣。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匯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長河中,墨家思想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某種程度上,青年人對國學以及諸子百家的傳承,亦是傳統文化承繼發展的重要元素。在兩岸三地的歷史與現實文化語境中,國學的傳統性、歷史性以及在現代社會所具備的特殊功能,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橋樑作用,是民族文化和精神資源的關鍵闡釋。傳統文化的對話,延伸至社會領域的對談,都是國學的現代闡釋和註解。因此,儒墨兩種不同學術的交流,也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當下意義。

與會者認為,儒家崇尚仁愛思想,而墨家側重的是兼愛。二者有差異,而且儒家長期佔據國學的統治地位,而墨家思想則被邊緣化,且遭受不小打擊和壓制。但這一切是在古代王權政治下形成的。其實二者都強調愛,都注重社會和諧與包容,這是儒墨能夠在當代對話的基礎。

破除蔽障謀合而不同

《非儒--該中國墨學登場了》主編、香港墨教協會主席黃蕉風向本報記者介紹,該書為協會「墨教文叢」的第一輯,書名「非儒」有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指向當代墨家對自己學派身份歸屬的定義。先秦時期,儒墨並稱兩大顯學,非儒家即墨家,非儒生即墨者。是謂非儒即墨也。第二層含義指向當代墨家的主要論辯對手--大陸新儒家。當前內地國學復興,儒學幾乎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唯一代表,朝野有「獨尊儒術」的傾向。因此,非儒是以「他者」的視角,向國學界發出儒家之外的另一種聲音。第三層含義,《墨子》一書中有單列《非儒》篇章,「非儒」是墨學核心義理的重要一環。「墨教文叢」還將在未來以墨家核心教義為題進行專題組稿,推出續編或新作,以擴充香港學界乃至漢語學界墨學研究的整體格局和規模。

該書策劃、香港儒藝青年文化協會負責人也在會上發表演講。他提出推進國學復興運動需要秉持「破除蔽障,合而不同」的理念。首先要打破「思想間的蔽障」,打造一個開放且敞開的場域,促進各方交流、碰撞,讓國學圈內外的思想派別都能在場。其次要打破「學術與社會間的蔽障」,學術象牙塔的封固性才使得學術顯得高不可攀,扼殺了學術的文化活力。藝術則不同,藝術本身就具有重現這個時代真理的特質。

此外,藝術本身的靈活性與包容性,是破除學術象牙塔與社會大眾間蔽障的一個突破口。此前,儒藝協會創作的《當代新儒家譜系》,即是以圖像的方式藝術性地再現三代港台新儒家學者的風貌,無論是藝術理念、創作過程還是作品本身,都是對「用藝術活化學術」的具體呈現。《非儒--該中國墨學登場了》一書則為儒藝在此基礎上的又一次「跨界」嘗試。

倡導國學的生活方式

香港儒藝青年文化協會藝術總監曹璇認為,包含儒學墨學在內的國學,可以發揮出獨特的溝通和對話功用。共同的文化和信仰是構建共同體的重要凝結核。社會議題上的分歧可能讓人彼此隔膜,但文化和信仰是無法斬斷的;國學之功用在化成民俗,養成君子,消弭暴戾之氣;此番「儒墨對談」已經首先作出了表率。畢竟這是一個對話的時代。

據悉,香港墨教協會是由內地與香港兩地專研墨家學說的青年學者所組成的國學社團。「墨教」取「墨家」和「教育」為題中之義,旨在活化墨家學說在當代日常生活之應用,並建立有志於以墨家思想教人、育人、利人、愛人的志願者團體,以服務於當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香港儒藝青年文化協會為一批活躍於內地、香港、台灣三地的青年藝術家所組成的文藝社團,協會致力於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藝術活化國學,重塑文化活力,介入社會,回歸於人,引領新思潮,倡導新的生活方式。

相關新聞
儒墨對談國學可消弭戾氣 (2016-05-14) (圖)
插畫師甜夢童年 純真不減 (2016-05-14) (圖)
走東走西:雙面人 雙心人 (2016-05-14)
共融藝術家:你聽到我們心聲嗎? (2016-05-11) (圖)
《幻得幻失》展覽 道盡港人日常小故事 (2016-05-11) (圖)
「漂書」讓漫畫走更遠 (2016-05-11) (圖)
短片製作挑戰賽 黃修平八月領航 (2016-05-11) (圖)
我街道·我知道 我書寫立體社區 (2016-05-07) (圖)
走東走西:遊吟詩人四百年 (2016-05-07) (圖)
額爾古納倍受遊人青睞 (2016-05-07) (圖)
好去處:共融舞蹈慶親恩 (2016-05-07)
好去處:無障礙藝文交流 (2016-05-07)
詩人廖書蘭眼中旗袍變奏 見證社會滄桑 (2016-05-04) (圖)
樹才與小孩「玩詩」滲童趣 (2016-05-04) (圖)
林旭輝率學子體驗藝術生活 (2016-05-04) (圖)
《Too Sweet to Forget》品人生甜味 (2016-05-04) (圖)
周日玩轉香港仔 (2016-05-04) (圖)
文化藝術絕不是「玩」 (2016-04-30) (圖)
走東走西:史翠珊效應 (2016-04-30) (圖)
席慕蓉回鄉誦詩談老家 (2016-04-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