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百科啟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科學講堂:納米「天然足球」貢獻多


放大圖片

C60碳分子「圓」成有機光電池 可應用於醫學

最近大家有看英超聯嗎?今季的比賽峰迴路轉,李斯特城於開季前的賠率為1賠5,000,最後成功奪冠,出乎許多球迷的意料。這令我想起香港人很喜歡一句說話:「波係圓鵅C」這句話的起源,不是足球評述員黃興桂或伍晃榮,而是前西德隊教練 Josef Herberger。他的名言Der Ball ist rund(球是圓的)成為了足球語錄中的經典。這句話的意思是,足球是圓的,故可以朝四方八面的方向走,是以比賽亦可千變萬化(Der Ball ist rund, damit das Spiel die Richtung andern kann)。

波真係圓鵅H

踢足球的人都知道,足球其實不是圓的。足球其實有32個面,其中12個是五邊形,另外20個是六邊形。我們稱它為截角二十面體。

柏拉圖立體與阿基米德立體

古希臘時期,幾何學家很喜歡對稱之美。柏拉圖立體(Platonic solids)或正多面體其實是一個凸多面體,這個凸多面體的每個面都是全等的正多邊形,而每個頂點所接連的面數目相同。

其後,歐幾里德在他的《幾何原本》中,證明了只有5個凸多面體(左圖)合乎這個原則,分別為正四面體(tetrahedron)、正六面體(cube)、正八面體(octahedron)、正十二面體(dodecahedron)及正二十面體(icosahedron)。

後者由兩種以上正多邊形組成

如果把柏拉圖立體截角、截邊或截半,可以得出阿基米德立體(Archimedean solid)。阿基米德立體亦是高對稱性的凸多面體,它與柏拉圖立體最大的分別,是它由兩種或以上的正多邊形組成。

阿基米德立體共有13種,其中一種就是截角二十面體(truncated icosahedron),擁有32個面,其中12個是五邊形,另外20個是六邊形,亦即是足球的形狀。

1985年模擬紅巨星化學反應時發現

足球的形狀看似是一個人為的形狀,而非自然界的形狀。直至1985年,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幾位科學家Harold Kroto、James R. Heath、Sean O' Brien、Robert Curl及 Richard Smalley模擬紅巨星(red giant star)大氣層中的化學反應時,發現了由60個碳組成的C60碳分子,我們才知道,自然界其實也有足球狀。C60碳分子是一個空心的籠狀截角二十面體,直徑約為一納米大小。

形似1967年世博會美國館

其中3位化學家Kroto、Curl及Smalley於1996年因為發現了C60碳分子而取得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獎的評審委員認為「沒有物理學家或化學家可以預計到碳分子的形狀可以這樣高度對稱。」上月底,Harold Kroto爵士於76歲之齡過世。

C60碳分子一般稱為buckyballs或Buckminsterfullerenes 。這個名字取自建築師 Buckminster Fuller,因為buckyballs的形狀與這位建築師於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中所設計的美國館(見圖)相似。故此,科學家們以他的名字命名C60碳分子,向他致敬。

小 結

中學化學課程中,我們知道不同的晶體結構的碳分子,為不同的物質及擁有不同的特性。例如鑽石是立方晶體的碳分子,石墨是六角形呈蜂巢狀的薄膜。

現在我們學懂碳分子還可以是空心足球狀的,這個發現引領科學家朝新的方向研究有機化學(organic chemistry),以及認識空心狀的碳分子的特質,如超導現象、抗熱性等,並運用這些特點,設計新的納米物料及電子產品包括有機光電池(organic photovoltaics)。C60碳分子還可以作醫學用途如針對耐藥性細菌、癌細胞及愛滋病病毒,所以發現這個足球狀的碳分子,絕對能改善現代人類的生活。

■吳俊熙博士

作者簡介: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曾在加州的州立大學教授化學,現任教於香港大學。聯絡:www.facebook.com/drbennyng。

逢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科學講堂:納米「天然足球」貢獻多 (2016-05-25) (圖)
奧數揭秘:掌因式分解開啟代數之門 (2016-05-25) (圖)
科技暢想:Blockchain勢不可擋 (2016-05-25)
氣象萬千:「石湖風」水上人剋星 (2016-05-25) (圖)
News buddy:月底歷史性訪廣島 奧巴馬不提原爆 (2016-05-23) (圖)
智惜用電:智能App出街熄燈無難度 (2016-05-23) (圖)
心康理得:尋找生活「小確幸」 (2016-05-23)
科學講堂:數學「分形」釋萬物「自似」 (2016-05-18) (圖)
奧數揭秘:「數」出大學路 (2016-05-18) (圖)
新科暢想:O2O移動支付 港須追上步伐 (2016-05-18)
有問有答:地球有如溏心蛋? (2016-05-18) (圖)
科學講堂:荷葉「防水罩」 出淤泥不染 (2016-05-11) (圖)
奧數揭秘:四捨五入埋單誰吃虧? (2016-05-11)
科技暢想:STEM教育與現實接軌 (2016-05-11)
氣象萬千:雷神電母舞雲間 (2016-05-11) (圖)
科學講堂:從太空科技到醫學藝術 (2016-05-04) (圖)
奧數揭秘:離散數學不離地 (2016-05-04) (圖)
科技暢想:自動車駛出智慧城市第一步 (2016-05-04) (圖)
有問有答:地球:太陽的後裔? (2016-05-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百科啟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