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
繼共和黨推出有爭議的特朗普後,民主黨推出了希拉里作為大選候選人。
這意味着,在11月份的美國大選中,美國和美國人只能是「二選一」,要麼特朗普,要麼希拉里。但是,這兩位都不是「好果子」。前者用另類言行顛覆美國主流政治;後者看似美國主流政治的捍衛者,但連續的「郵件門」醜聞,也讓美國人及世界人民看清希拉里的不誠實和投機政客的本色。有人形容,編戲的是騙子(希拉里),演戲的是瘋子(特朗普),美國人是選「瘋子」還是「騙子」呢?本次大選,的確讓世界看到了美式民主的醜陋、虛偽。
向世界展示虛偽的美式民主
特朗普的胡言亂語,以及他反移民、反女性、反全球化的立場,看上去是那樣的不合時宜。但這些言論卻得到美國民眾相當程度的追捧,折射了美國社會的另一面。經過小布什時代的兩場反恐戰爭,美國人對美國全球干涉主義感到了恐懼。奧巴馬時代的中東戰略回撤,以及當下在敘利亞地緣政治危機中的無所作為,打擊ISIS的乏力,也是這種現實主義的折射。由此而言,特朗普的非主流立場,和奧巴馬時代的全球戰略回撤並無本質區別,只是更為極端罷了。經過經濟危機的考驗,美國國力較之以往衰弱了。相比危機時代美聯儲肆無忌憚的量化寬鬆政策,後危機時代的貨幣政策顯得謹慎猶疑,進退失據。美聯儲加息不得不審視中國股市匯市變化,英國脫歐的影響,足以顯示美國國情、國力的變化。
特朗普的反全球化立場,恰恰是後奧巴馬時代美國國力的折射。特朗普不希望為東亞盟國日韓提供安保,特朗普希望美國跨國企業回到美國,特朗普最新的言論是若當選將退出WTO。聯想到美國濫用WTO規則,並在亞太另起爐灶打造區域自貿體制--TPP的做法,特朗普的反全球化不過是奧巴馬戰略回縮的延續。
特朗普的瘋言瘋語,凸顯美國不行了,就不要在世界各地逞強。而這,恰恰是美國傳統政治家和主流媒體不能忍受的,他們不願意接受美國衰落的事實,因而強撐着要維繫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強調,美國要領導世界一百年。這樣的口號固然好聽,但更顯得虛偽。因而,特朗普的瘋言瘋語固然不受聽,但他更像是戳破皇帝新裝的那個實話實說的孩子。
郵件門事件打擊希拉里誠信
再看希拉里,特朗普對她的「騙子」評價,算是中肯之言。如果說她第一波的「郵件門」醜聞還是行為不慎之失,但是剛剛維基解密的「郵件門」則暴露了美國民主政治的醜惡。據維基解密的兩萬多份郵件顯示,希拉里競選團隊從初選就開始了不正當的操作,譬如內定黨內候選人,參與「洗錢」,並操控媒體。更惡劣的是,希拉里還利用自己的女性性別,將自己打造成女權主義領袖的角色。她的競選團隊指使人先攻擊女權,然後希拉里再出來批駁那些攻擊,通過自導自演來樹立自己的光輝形象。維基解密的「郵件門」醜聞,證明希拉里的確就是政治「騙子」。
維基解密「郵件門」醜聞,讓「瘋子」特朗普陡然多了可愛,「騙子」希拉里簡直就是在演繹現實版《紙牌屋》。這也增加了美國大選的戲劇性,對總統誠信品質要求極高的美國人,是否會選擇一位「騙子」作為美國總統?當年希拉里的夫君克林頓,因為「拉鏈門」事件說謊而被美國輿論和民意口誅筆伐,最後不得不道歉了事。現在,希拉里如果不能給「郵件門」事件消毒,在隨後的大選中,將會被特朗普死死盯住「騙子」這個軟肋,讓希拉里難以脫身。
瘋子還是騙子,美國人無論怎麼抉擇,2016年大選都充滿了諷喻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