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在學習訪問期間,同學們還到訪了北京西城區,參觀首都博物館、赴什剎海體校學功夫、在前門大柵欄商業街體驗老北京特色風情,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品味箇中魅力。
老北京自述 回憶古到今
首都博物館各展覽中,同學最感興趣的是「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展覽把最貼近生活的人文禮俗,以「老北京」回憶自述的形式呈現,包括洞房花燭、古稀祝壽、出生添丁、辭舊迎新等場景。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羅銘峰表示,在首都博物館,「看到不同的歷史文物使我彷彿穿越了時空,回到古代,與古人交流。」香港樹仁大學學生潘凝紫亦指從中認識了更多關於北京的歷史,還看到了很多在當地出土的文物,「讓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北京從古至今的發展,我發現北京除了是一個經濟發展繁榮的城市,同時也充滿了文化底蘊。」
在北京,提起大柵欄,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同仁堂、內聯升、瑞蚨祥、六必居等三十餘家百年老店在這個街區上崛起。作為老北京傳統商業中心的大柵欄,在歷史上雖有沉浮,但經受了近六百年的歷史風雨,至今仍每天吸引着大量遊客到訪,也令一眾同學流連忘返。
傳統大柵欄 老街傳文化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鄭美娟表示,大柵欄中有中國放映第一部電影的影院、茶葉館、中國古代手製的鞋店、絲綢店,大家還欣賞了一場很有中國特色的皮影戲,「這條街能將中國文化傳承下去,不只是內地遊客,更能將傳統文化宣揚到海外乃至全世界。這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積極保育。」
學員們於8月22日受邀前往被稱為「世界冠軍搖籃」的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近距離觀看精彩的功夫劇,品嚐冠軍餐,還在現場學習五步拳,並與「武林高手」切磋中國功夫。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何康達頭一次學習中國武術,「我體驗到中華武術博大精深的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運動員要取得冠軍,就必須要有超人的忍耐力,要想成為奧運冠軍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