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林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副會長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終於完成了,共有217萬選民投票,投票率達58%,創回歸以來立法會選舉投票新高,建制派在選情不利的情況下仍贏取16個分區直選議席,實屬不易。從多屆立法會選舉所見,似乎有個不成文定律就是越多選民出來投票就越對建制派不利。但今屆選舉結果所見,建制派卻打破了這個魔咒。不但完成新老交接,且能保持在立法會的大多數議席。在5個分區直選當中,建制派有4個分區成為票王票后。港島區的葉劉淑儀團隊,九龍東的柯創盛團隊,九龍西的蔣麗芸團隊,以及新界東的葛珮帆團隊,取得支持票都排列第一位。由此可見,投票率高對建制派不利的「魔咒」終於被打破!
打破的第二個魔咒就是今屆立法會新增加17萬個首投族對建制派選情不利的說法。在9月4日投票日舉行之前,社會許多言論和估計認為新增的17萬個首投族年輕一代選民,將為建制派選情增加壓力和減低勝算的機會。原因是這17萬首投族的投票取向有8成以上投向反對派及激進派,平均每個選區增加3萬多反對派支持票,為反對派參選人增加不少勝算率。然而選舉結果所見,建制派的支持率和當選機會不但沒有受到影響,支持票反而有所增加,而受到衝擊的卻是老牌的反對派政黨候選人。
打破的第三個魔咒就是反對派選舉心戰室在投票日最後的兩天前,搞「圍標」選舉。着令多個選區邊緣的反對派參選人棄選,將票投向另一個有機會的參選人,從而影響建制派參選人的勝算機會。搞出這種「圍標」選舉手段的當然是外國勢力的幕後黑手在操作。作為幫手「圍標」的棄選者當然得到比選舉所花的宣傳費更高的回報。「圍標」選舉的效果成了雙刃劍,支持建制派的選民不受任何影響,依然投票支持建制派參選人,讓「魔咒」徹底失敗。
建制派在今次立法會選舉打破三大魔咒,在在說明建制派的團隊精神和在立法會的表現得到廣大市民的認同和支持,也反映出廣大選民的認識水平和理性有所提高。對那些「拉布」政棍及行為深感痛恨,不得人心。選民寧願投票支持一些新人參選者,也不投票給那些「拉布」常客。用手上選票踢「拉布」政客出立法會,印證一句「惡有惡報,時辰一到,統統要報」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