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
有外媒報道稱,研究人們在微博上的發言是投資中國A股的重要方式之一。當然,所謂的看微博並不是要投資者從早到晚沉浸在微博中尋找投資機會,而是要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以與股市看起來不相關的數據為指標,這一現象並不罕見。不少研究機構的大數據團隊時刻都在搜集市場上各種與資本相關或又無關的信息,是將大量的實時數據、歷史行情、公告信息、政策事件等各種數據投入到複雜的金融公式中進行計算,並且時不時就會對公式進行修改調整。
這種大數據分析實際上早已成熟,大部分的數據已經被固定化,對投資者觀望的大數據搜集則相對較少。隨着市場的不斷變化,投資者情緒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市場行情,因此通過某些活躍的社交論壇進行大數據分析,還是有助於企業了解投資者心理。微博作為一種社交軟件,每天都有大量關於A股以及個股的言論發出,將其作為大數據進行分析的可靠度相對較高。同樣的,還有多種社交網站中也會經常出現很多投資者對A股的言論,不排除這些言論以後也將成為大數據中的一部分被機構所使用。
不過很多消息、內容都是在A股發生變化之後才出現的,因此通過微博進行大數據分析,很有可能無法及時對股市進行預測,反而更像是一種總結。這種總結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夠反映出A股或個股在一定時間段裡的趨勢。總的來說,跟着微博炒股票並不科學。
「一帶一路」板塊有望成新龍頭
資本市場就是如此,只要想像力豐富,都能從很多日常生活中尋找到有助於投資A股的規律。從哲學的角度上來說,世間萬物都有關聯,微博如此,生活如此,萬物也是如此。在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向世界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時候,敏感的資本市場便湧出一股「一帶一路」熱潮。這說明「一帶一路」不僅是未來國家工作重心,亦是資本市場今後持續的熱點。上周(9月5-9日)活躍的A股即可部分證明。「一帶一路」板塊成為開路先鋒,激發了市場做多情緒,賺錢效應喚醒市場人氣,能否成為新龍頭,仍有待觀察。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
本欄逢周一刊出來自新浪郵箱觸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