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通識博客 > 正文

缺資源 欠配套 運動如何普及?

2016-09-30
■資源分配和體育發展方向在香港仍存在爭議。 資料圖片■資源分配和體育發展方向在香港仍存在爭議。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

歷時逾兩周的里約奧運曲終人散,內地及本港運動員的表現備受注視,健兒用心競技既有激勵人心的作用,亦帶出正面積極的訊息。政府將研究如何令香港的體育運動普及化、培訓更多精英運動員,舉行更多體育盛事以發揮槓桿作用。下文會略述體育事業在香港的發展及揭示背後的價值觀。 ■陳凱茵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通識科教師

基礎級:家長看重考試 體育淪次選

內地奧運選手及香港健兒在里約奧運會激烈的比賽中全力拚搏並創出佳績。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早前表示,港府會全面檢視怎樣支持體育事業在香港的發展政策,並加強與學校合作,以培養有天分、有能力、有興趣的青少年成為精英運動員,同時在社會及學校裡推廣體育活動。

過分看重成績

現時在學校主要透過體育課推廣體育。學校須分配不少於總課時的5%予體育課。學生在體育課學習參與各類體育活動的基本技能,如學生具潛質和發展興趣,則可在課餘時間抽離進行專門性的訓練和參加學界體育比賽。有潛質及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亦有機會被挑選至體育總會作進一步培訓。

一項調查顯示兩成家長會安排子女同時參加四項至六項課外活動,但同一時間62%受訪家長的子女平均每天有最多三份功課。家課壓力大,加上現時香港普遍的教育風氣茩咱H考試分數去衡量孩子的成就,有近兩成受訪者坦言安排課外活動是為孩子建立更佳的面試成績表或加強在校競爭力。可見,即使學童有機會接觸體育運動,但甚少家長會視之為子女長遠發展的重要一環。

另一中文大學研究發現,本港男女小學生每日平均在學校進行中度至強度體力活動時數,分別為39.9分鐘及29.5分鐘。他們升中後,運動時數分別劇減34%和43%,數字甚至低於世衛訂立的每天運動1小時的健康標準。

運動時間不足

體育運動不普及的主因,在於因工作或學業而時間不足。政府需加強透過媒體的宣傳,以提升市民體能活動或對運動參與重要性的意識,鼓勵更多市民在家中或工作時做一些較生活化的運動。中大教育學院體育運動科學系系主任夏秀禎建議,體育課可引入富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如花式跳繩等吸引學生參與,促進學生痡`運動,以改善身心健康。

進階級:資源分配發展方向存爭議

英國運動員在里約奧運會的傑出表現,有賴於政府投放大量資源,英國精英運動所得的撥款增至超過兩億六千萬英鎊,並要把資源集中在最有機會成功的運動員和項目上。行政長官梁振英早前表示,英國政府在學校推動體育運動值得香港借鑒。

現時香港體育學院的精英體育項目包括單車、劍擊、賽艇、壁球、游泳等。就資源應如何分配及體育的發展方向,本港社會各界的不同持份者有不同的意見。

1. 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當局可做科學化的研究,什麼運動項目是亞洲人較有優勢,以便投放更多資源;英國、美國等也是集中資源發展。

2. 前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麥敬年:評選精英運動項目的準則,主要是以該運動的整體國際賽事成績為首要的考慮因素,其二就是該運動項目在不同年齡組別上,也有完善的訓練梯隊,才可獲精英體育委員會批准成為精英運動項目。

3.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教授鍾伯光:政府發展精英運動的目標是奪金,但更多市民參與的普及運動卻因獲獎機會微而少獲撥款,令這些運動層次難以提升。

4. 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香港人的工作壓力和危機意識都好強。家長不願意孩子從事體育運動,因為他們感覺看不到將來,如果沒有取得成績,又荒廢了學習,得不償失。完善的退役安置政策,能打消家長們的後顧之憂,才會有更多的家長願意小朋友們去從事體育運動。

摘星級:「盛事化」帶動社會氣氛

需要從資源分配、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努力,才有機會選拔和培養出精英運動員。

只靠公帑發展易遭詬病

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獲得獎牌,固然可起推廣運動風氣的作用,但有限資源如何分配,便成了一大難題。在香港,非精英項目例如籃球、足球,缺少資助和配套。

現時體育發展依賴政府推動,然而公帑分配與運用必須對公眾負責,需要考慮比賽成績及效益,依靠公帑撥款的發展模式亦難以持久,容易惹來各界的詬病,市民對體育的熱情亦容易冷卻。若能把體育盛事化,便可以充分發揮槓桿作用,帶動社會氣氛,善用盛事化帶來的商機,可帶動酒店業、航空業的收益。同時,籌辦國際級體育盛事亦可以幫助香港與世界接軌。

參考外國經驗,爭取商界支持發展對運動員亦有助益,企業可以透過資助運動員作推廣,企業資助運動員亦可作為公關推廣的一部分。

勿只看朝夕 精英非一日「練」成

令主流社會接納體育運動普及化尤為重要,香港主流價值仍以公開考試衡量青少年的發展前景。但精英運動員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現時體育總會有梯隊培訓計劃選拔精英,若希望體育項目保持持久競爭力,青少年訓練及培訓必不可少,而除了培訓系統,就業輔導和轉職培訓亦可協助退役選手在求學和求職方面找出路。

小知識:啟德體育園

造價250億元、佔地20公頃的啟德體育園區,主場館計劃興建設五萬個座位。可供舉辦國際足球及欖球賽等大型體育賽事,亦可作文娛或綜藝匯演、大型社區活動等。

小知識:國際七人欖球賽收益

旅發局研究指出,國際七人欖球賽每年為香港帶來2.82億元直接收益。

相關概念:普及體育

一般市民對運動的參與,意識到透過健體運動與體能活動的參與,能維持並改善健康。

體能活動

指所有會消耗能量的身體活動,包括運動及日常生活的活動,例如步行、家務、晨運、園藝、工作有關的體力勞動。「運動」是「體能活動」的一部分。

體育商業化

在體育領域廣泛應用買賣原則,轉變成商業活動來獲取財務利潤的行為。例如以賽事(電影、節目、轉播權)或運動員進行商品推廣。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請說出香港體育運動普及化的困難。

2. 根據上文,請說出「體育盛事化」的好處。

3. 你認為「香港主流價值仍以公開考試衡量青少年的發展前景」是否是阻礙體育運動在青少年中普及的根本原因?

答題指引

1. 可概括指出香港體育運動普及化面臨的重成績、輕運動和資源分配方面的困難。

2. 先找出提到「體育盛事化」的段落,再概括出:可充分發揮槓桿作用,帶動社會氣氛,帶來商機,助香港與世界接軌。

3. 同學需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並且說明理由。例如:我認為是根本原因。當主流社會把通過公開考試作為最重要的事情時,一切的選擇都會以保證考試成績為前提。如今,公開考試競爭激烈,學生課業繁重,固然會影響他們兼顧體育運動的精力和時間。

延伸閱讀

1. 《鍾伯光專欄:檢討必須專業而全面》,香港《文匯報》,2016年9月18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9/18/SP1609180016.htm

2. 《霍震霆:香港體育惠及民生 增強凝聚力》,香港《文匯報》,2016年9月19日,http://news.wenweipo.com/2016/09/19/IN1609190049.htm

3. 《馬逢國倡政策資源場地挺體藝》,香港《文匯報》,2016年8月26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8/26/HK1608260031.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