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小精算師」推「惜食」減廚餘

2016-10-17
■廚餘精算師將收集到的廚餘放入廚餘機。 吳希雯  攝■廚餘精算師將收集到的廚餘放入廚餘機。 吳希雯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希雯)本港每日生產逾3,000噸廚餘,對堆填區造成壓力,並帶來臭味;而在廚餘的不同來源中,有上百噸來自中小學,所以近年學界開始積極推動減少廚餘,以為環保出一分力。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上學年參加了「校園廚餘精算師培訓計劃」,由獲選學生負責回收並審計同學午飯後的廚餘,製作問卷分析造成廚餘的原因,又設計不同活動宣傳「惜食」概念,有效將人均廚餘由800克降低38%至500克。

「校園廚餘精算師培訓計劃」是中華電力「綠優校園認證先導計劃」中的一個項目,以學生主導方式探討學校廚餘問題,鼓勵學生提出創意及可行的減少廚餘方法,過去一年有8間小學參與,半數成功令廚餘數量減少。計劃合作機構香港地球之友行政總裁張潔儀指,現時單是中小學,每日已產生約100噸廚餘,「重量相當於4輛雙層巴士,情況急需關注,好習慣需要由小做起,因此於小學推行計劃。」

有參加計劃的莊啟程第二小學,小六生戴俊哲、譚樂琛、張敏晴均獲選成為「廚餘精算師」,他們透過工作坊學習處理廚餘和環保的知識後,便於學校午膳時間開始「精算」。

倡少吃零食多吃飯

他們首先會到各課室提示同學將蔬菜瓜果類、五穀類、非蔬果類及不能避免的廚餘分類,分別放入4個水桶,再量度各種類的廚餘重量,計算出人均廚餘量。第二步,他們則會製作問卷,調查各同學吃剩的原因;結果發現,部分人認為飯盒飯量太多致未能全部吃完,但同時於小息時吃零食的人亦不少,所以他們建議同學小息時可減少吃零食,並於午飯時間盡量吃完飯盒,免造成浪費。

該校老師李翠凝指,「『精算師』同學亦有分組設計話劇,並自發推行急口令比賽,宣傳『惜食』訊息,雖然沒有特別獎品,但反應都很熱烈。」為期一年的計劃有效將該校人均廚餘由800克降低38%至500克,校長陳志源對是次計劃成效感滿意,「朋輩間的影響很重要,而在推廣『惜食』概念之餘,也能推廣多吃蔬菜和穀類的健康飲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