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天氣冷,紅燜了一個小蹄膀,餘下不少肉和肉湯,想做個打滷麵。打開櫃拿出黃花、木耳、日本花菇,最後打開一個玻璃罐,取出一串又醜又小深棕色只有指甲大小的小蘑菇,用熱水一泡,清水馬上呈現深棕色,香氣撲鼻而來。說起它,有段來歷。
九年前,應鳳凰衛視台長王紀言之邀,到內蒙古呼侖貝爾草原,觀看由他組建的「五彩兒童合唱團」首次演出,一群大不過十二,小才五歲的純種草原孩子唱出天籟之聲,香港去了不少名人,激動得感動落淚。後來這個兒童合唱團去過很多地方演唱,受到了聯合國的嘉獎。觀摩團依依不捨地離去了,我不捨得走,想去看看小小歌唱家們的家,看看是什麼生長環境孕育出這樣的天才。一望無際荒漠的草原無人無路,汽車開出幾個鐘頭,出現兩個孤零的蒙古包。走進去我就呆住了,想不到天才的百靈鳥會在這種地方長大,詳情留待再述。
一家人熱情相待,我兩手空空,臨別時只有傾囊所有,媽媽推拒了很久才肯收下,她拿出兩個裝得半滿的皺褶的舊塑料袋,要送給我,我不肯收,她緊緊拉住我不放,一雙有力的手把我的手握得生疼。同來的牧區幹部讓我收下,說不收,她會以為我嫌棄,會不高興。
上了車,我隨手送了一袋給同來的姑娘。牧區幹部說,這是牧人家曬的白蘑,歡迎你們的宴會上吃過的。我想起來,那餐淳樸的草原宴上有一道十分鮮美的「燴白蘑」,樣子不好看,燒法也普通,但有濃鬱的說不出來的香味。這就是蒙古口蘑,也稱白蘑,自古關外口磨上品貴比黃金。
口蘑是野生菌,口蘑生長的秘密到現在也沒弄清。九月,雨後初晴,天氣有些濕悶,會豁然看到綠色的草原上有一個正圓形的圈,相當大,圈上的草長得特別綠,綠得發黑,這就是口蘑圈出蘑菇的時候,口蘑圈的成因誰也說不清楚,有人說,是曾經有過蒙古包,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頭、羊肉湯倒在周圍,形成一圈特別肥沃的土,所以長出蘑菇,但這只是猜想。有人挖取生長口蘑的圈土,用上羊骨羊湯,放進室內培養,希望獲得人工培植的口蘑,從未成功。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專賣口蘑的商人,帶着口蘑,坐輪船從天津港出發南行。一路上蘑香四溢,引得海中魚蝦成群結隊繞船而游。船老闆擔心魚群圍聚過多,造成翻船,出重金在旅客中求得驅趕魚群良策。商人見此機會既可以宣傳口蘑又可以得到高額賞金,便說魚群追逐的對象是他帶的口蘑,船老闆以高價買下口蘑商所帶的全部口蘑拋入海中,果然,魚群都追逐隨波漂流的口蘑散去,救了一船人。
口蘑中含有多種抗病毒成分和微量元素硒,喝下口蘑湯數小時,血液中的硒含量和血紅蛋白數量會顯著增加,能夠防癌。不論這些學說真假,天然奇特生成的東西都有一定神力。
一根最原始的棉線,穿起一個個小小的口蘑,採下必須馬上用棉線穿起晾曬,否則就會潰爛生蟲。一小口袋口蘑,我存留已經九年,每次見到都會想起的草原人的熱情和天才,那才是貴比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