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論語點滴】溫故知新可為師

2016-12-07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語譯:「溫習舊的學問,從而知曉新的知識,就可以作老師了。」

「知」,在《論語》0中出現過118次,字形從矢從口,意思是知曉、通曉。口是說的意思,矢是聲符、也表字義,是狹義的形聲字。段玉裁說文注:「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由於知識通透,故此說出來就像箭一樣快。」但筆者以為中國人不喜露鋒芒,知曉後就「脫口而出」很失禮,不宜作如是詮釋。愚以為矢有「至」之聯想,那是一箭(矢)所到之處,「矢、至、知」三字同源同韻;「知」指「(識見)得之心而能喻之於口」的心靈狀態。此外,「溫」字也不作練習解,而作熟練解。溫,燖也;燖,燂也,即燒熱之意。溫故,不單要求人勤力的態度,也要求人掌握舊知識熟練的程度。

與時並進 不斷學習

「溫故而知新」一語有歧義,即有兩個意思,問題焦點在「而」這個連詞上。如果,而字表示並列意思,則句解是「熟習舊的知識,並且要學習新的」,那表示老師應與時並進,除懂舊知識外,也要通曉新知識,注意這新知識與舊知識不一定有關係。但如果表的是因果意,則句解為「熟習舊的知識,從而產生新的知識」,注意這新知識是從舊知識來的,是「舊學為體,新學為用」。

南朝.皇侃之解釋接近前解,他強調是:為師的要「月無忘其所能,日知其所亡(通無)」(語譯:每月都不要忘記所學到的技能,每天都要學以前沒有的知識)。

活化舊學 提煉新知

但宋.朱熹之後,人則多作後解,朱注云:「故者舊所聞,而每有所得,則所學在我,而其應不窮,故可以為人師。」朱熹的意思是:為師的要懂得從舊學中提煉出新知,活潑地應用在新時代中;朱反對「記問之學」(只懂記誦經書內容去解答學生問題的學問),主張活化舊學,這解釋很合現代教育原則,於今成了主流。

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

筆者許多年前擔任訓導主任,職責上兼任風紀隊顧問。傳統上,風紀員是校內警察,負責巡查檢舉,諸如檢查校服、警告違規者等等。惟筆者以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只是次好;「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方是上策。

筆者為風紀員作了一個舊知識的新詮釋,「風」解風氣,《說文》云「暖風一來蟲就孵化」;同理,一間學校倘出現了某些風氣,某些相對的行為就隨之而來。

風紀員最重要的職責不是巡查檢舉,而是孕育出一個良好的風氣,這方能使學生「有恥且格」。而「紀」字《說文》云:「紀,別絲也」,意思是「從一團亂絲中分辨出『絲端』來」,把之抽取,則一團亂絲就容易整理了,紀,就是綱紀,是治亂的關鍵。

重視風氣 以身作則

學校治亂的關鍵就是風氣,筆者重視的不是風紀員的當值,而是風紀員的自身質素。他們平日參加什麼課外活動?在活動中他們能感染人嗎?在屬社中,他們能否以身作則參加水陸運會激發同學的鬥志?抑或只說不做,美其名擔任行政工作而其實有怕輸的心理?

日常當值,只是風紀員一項微小的工作;為人公正熱忱,方是風紀員最重要的工作!是故,暑假時候,他們要回校照顧成績較弱、行為偏差的學弟學妹,內容不單是功課輔導,而是全人關懷;除教授功課之外,還要啟發他們為人為學的態度,又要與他們一起參加興趣活動,如籃球訓練、烹飪學習、文化旅遊等等,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有情。

這是風紀員的工作,也是訓導老師的工作;這點啟發,從溫故知新而來。■松睿(退休教師,閒時不休,讀書、代課、練口語,期望自己仍有餘力幫助學生進入大學。)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