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司局長加薪下月議 譚志源籲勿拉布

2016-12-2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庭佳)自2002年實行政治問責制開始,特區政府司局長等問責官員薪酬一直無變,被公私營機構高層大幅拋離。特區政府接納獨立委員會報告,建議下屆的問責官員加薪12.4%,追回過去4年的通脹。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加薪建議,反對派聲言現屆官員「表現不濟」,故下屆官員也不值得加薪,甚至「冧友」回會議室投反對票。委員會最後否決將項目提交財務委員會審議,但由於表決結果沒有約束力,當局仍可將項目直接提交財委會。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會後表示,會在明年1月將加薪建議提交財委會,希望議員不會拉布。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早前發表報告,建議下屆特區政府的問責官員的現金薪酬增加12.4%,增幅相等於2012年至2016年期間丙類消費物價指數(CPI(C))的累積變動,政務司司長月薪由33萬元加至37萬元,局長月薪由近30萬元加至33.5萬元,副局長月薪加至21.7萬元至25萬元不等,同時建議問責官員的現金薪酬應每年跟隨CPI(C)的變動而調整。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於上月接納報告。

續凍薪 2020年常秘薪酬超局長

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加薪建議。譚志源重申,建議並不涉及現屆官員的薪酬安排,並指政治委任官員薪酬自2002年後沒有調整,現時於公務員體系內的常任秘書長薪酬,已經追貼作為上司的局長,估算如果局長繼續凍薪,到了2020年,常秘薪酬將超越局長。

雖然譚志源已講明加薪與現屆官員無關,但反對派似乎未有聽清楚。民主黨林卓廷聲言,問責官員「從不問責」,多名官員的表現根本應被「炒魷」,加薪建議「嚴重違背市民看法」,又點名數多名局長的不是,聲稱他們的月薪只值加薪建議的「尾數」,即3萬多元。「人民力量」陳志全更質問譚志源,問他可否「面不紅耳不赤」地說出有哪個官員值得加人工,譚就笑言其副手陳岳鵬的表現不錯。

黃定光:薪酬低難吸人才

建制派認為加薪合理。民建聯蔣麗芸表示,自己原本聽到加幅時「嚇到彈起」,覺得「有無搞錯」,但了解到14年來沒有加薪後,發覺平均每年加幅低於1%,認為官員薪金跟隨CPI(C)調整的做法合理,希望當局將加薪原因向市民解釋清楚。民建聯黃定光指出,問責官員沒有長俸及退休金,而且可能只任一屆,擔心若薪酬低會難吸引人才。自由黨邵家輝認為,打工仔14年不加薪是不可接受的。

當委員會要表決是否將項目提交財委會審議時,「專業議政」莫乃光要求記名表決,響鐘期間大批反對派委員回會議室投反對票,最後委員會以14票贊成、16票反對,否決將議案提交財委會。不過翻查立法會秘書處記錄,委員舉手反對和贊成的人數均為16人,但由於贊成者同樣不過半數,項目同樣不獲通過。秘書處對點算失誤致歉,並會汲取經驗,考慮建議事務委員會在可行情況下,盡量使用電子表決系統記名表決。

譚志源會後表示,當局仍然會在明年1月將加薪建議提交財委會,希望不會出現拉布的情況。被問到做法會否不尊重表決結果,他指會在聽取議員意見後,再檢視提交財委會的文件內容,不排除吸納議員意見後作調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