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張曉明新春酒會致辭傳遞四點重要信息

2017-01-20

盧文端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日在中聯辦2017年新春酒會的致辭,傳遞了四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是高度肯定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穩妥應對各種挑戰,處置得當,維護了香港社會大局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發展;二是充分肯定廣大市民在反「港獨」鬥爭中明辨是非,展示了激濁揚清的正能量,表達了中央對港人維護「一國兩制」的讚譽和信任;三是闡釋了中央正式確立「習核心」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乃至推進香港「一國兩制」偉大事業的重要意義;四是針對特區政府將完成換屆,寄望港人不忘初心,始終牢記「一國兩制」的宗旨,為香港、為國家多一些擔當,努力實現政通人和,穩中有進,增添正能量,提升和諧度。這不單是對香港前途的祝願,也是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期許,值得高度重視。

張曉明在昨日的新春酒會致辭中,深情地描述了「一國兩制」事業的奠基人鄧小平先生對香港的眷戀和期待。正如張曉明所說,可以告慰鄧公的是,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一國兩制」的實踐已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

充分肯定港人應對挑戰維護穩定繁榮

經歷過回歸歷程的港人都會記得,香港回歸曾一度引起移民潮,但「一國兩制」的成功,令當年很多人的疑慮煙消雲散。確實,在回歸之前,一些港人不看好香港前景而移民外國,但在之後都相繼回流香港發展。回歸20年的歷程充分說明:「一國兩制」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是廣大市民安身立命的命脈。事實充分證明,美國《財富》雜誌「香港已死」的預言完全落空,香港不但沒有「死」,更成為與紐約、倫敦比肩的「紐倫港」。回歸20年後的香港,繁榮活力更勝往昔。香港回歸20年所取得的種種成就,就是當年對「一國兩制」存在偏見的西方媒體,都紛紛修正了有關看法,承認「一國兩制」令香港具有其他地區難以企及的優勢。已故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就曾表示,很羡慕香港緊靠中國內地的地理位置,笑稱時刻都想新加坡和香港調換位置。

無須諱言,最近幾年,香港社會出現了一些亂象,不僅一些深層次矛盾凸顯,甚至出現了違法「佔中」、旺角暴亂等惡性事件,更有「港獨」勢力衝擊香港的憲政秩序。從張曉明的講話中可以看到,中央高度肯定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穩妥應對各種挑戰,處置得當,維護了香港社會大局的穩定和香港經濟的繁榮發展。

充分肯定港人反「港獨」展示正能量

近年「港獨」肆虐,由僅僅作為一種言論出現在各種報章刊物上,到出現以推動「港獨」為「政綱」的政治組織,再到有「港獨」分子成為立法會候任議員。如果放任「港獨」歪風,不僅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更衝擊香港的繁榮穩定。

張曉明今次講話並沒有過往那樣強調中央反「港獨」的原則底線,而是高度肯定廣大市民在去年反「港獨」鬥爭中,「明辨是非,挺身而出,齊聲認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釋法,堅決支持特區政府和司法機關依法取消『港獨』分子的議員資格。那些匯聚民意的百萬簽名、響徹全城的強烈聲討和特區法院的清晰判決,都展示了激濁揚清的正能量,彰顯了邪不壓正的真公義。」張曉明的這個講話,表達了中央對港人維護「一國兩制」的讚譽和信任。

中央確立「習核心」對香港同樣意義重大

六中全會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起外界廣泛關注。張曉明特別闡釋了中央確立「習核心」,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至關重要。其實,六中全會正式提出「習核心」,對於推進香港「一國兩制」偉大事業深入發展,同樣意義重大。

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央涉港澳論述超過30次,特別是將對港澳各項方針政策的根本宗旨,由傳統的突出強調「保持長期繁榮穩定」,調整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並重,強調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習近平將港澳繁榮穩定與民族復興重大戰略目標有機結合,豐富完善了國家治理觀,對推進港澳「一國兩制」偉大事業深入發展,影響深遠。張曉明通過新春酒會致辭讓香港社會進一步了解中央確立「習核心」的重要意義,確實很有必要。

寄望新一屆特區政府政通人和穩中有進

新的一年既是回歸祖國20周年,也是特區政府換屆之年,香港的發展將進入新階段、迎來新機遇。記得張德江委員長去年中來港視察,在談到對「一國兩制」和香港問題的看法時,特別講了勿忘初心。張曉明在講話中寄望港人不忘初心,始終牢記「一國兩制」的宗旨,努力實現政通人和,穩中有進,增添正能量,提升和諧度。這不單是對香港前途的祝願,也是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期許。香港社會各界需要更有責任感,為香港、為國家多一些擔當,為實現港人的夢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