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 林
花兒本是安靜的,微風吹來,便具備了動態。一動一靜,呈現春之佳韻。
春回大地,百卉千花,令人目不暇給。宋祁有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 一個「鬧」字,盡顯勃勃生機,盎然春意。竊以為,能鬧者,不獨紅杏,更有它花,譬如迎春花、梨花、桃花、玉蘭花等等。
放眼北京城,正是人間早春三月半,玉蘭花開春漸濃。約上朋友,走進無邊春色中。朋友說,去中山公園吧,那裡的玉蘭挺好看的。我說,雖好看,但不聞名,我們還是去潭柘寺吧,那裡的「二喬玉蘭」是玉蘭中的珍品,應該一睹為快。
來到潭柘寺,果然見到了兩棵清代的紫玉蘭。兩棵紫玉蘭距今已有兩百多年,不可謂不古;花開有若紫氣東來,霞光紛呈,不可謂不祥瑞。叫「二喬玉蘭」,那也是有講究的。三國時,江南喬國老有女名大喬、小喬,二女因具絕代姿容,而世所共知。後人看到潭柘寺的玉蘭紫色中雜糅了白色,便聯想到喬公愛女,直呼此二色玉蘭為「二喬玉蘭」。
得此雅名,也算實至名歸。「二喬玉蘭」 花瓣碩大,香氣襲人,叢狀生長,形態優美,是寺院的寶貝仙木。站在玉蘭樹下,我分明感受到玉蘭花在高枝上笑傲春風,歡騰無比。花兒們雖然半開未開,卻已經有了「玉蘭枝頭春意鬧」的況味。 聽說,到了繁花期,這裡會舉辦京西大廟會。我們來得略早,沒趕上廟會。春寒尚有餘威,來賞花的人並不多,我和朋友圍着玉蘭樹拍照留念,暢通無阻,盡興而返。
去年同期,我曾經獨自到頤和園賞玉蘭。頤和園的玉蘭也有很多清代古木。清朝皇帝鍾愛玉蘭,那是榜上有名的。雍正皇帝的妃子頭飾,有的就以玉蘭花為造型。乾隆帝也曾下旨在頤和園廣植玉蘭樹。咸豐帝對玉蘭花更是情有獨鍾,他甚至愛屋及烏,澤及初入宮門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乳名叫玉蘭,而被封為「蘭貴人」。
「蘭貴人」後來步步登高,垂簾聽政,權傾朝野,好像是沾了名字的光。慈禧太后也喜愛玉蘭,如今,頤和園的清代玉蘭,絕大多數是慈禧太后命人栽培的。上行之,下必效之。愛蘭之風,綿延至今,使得北京城裡的行道樹種,玉蘭樹觸目皆是。
好樹開好花,好花人人愛。古代文人喜愛玉蘭花,詠玉蘭花的詩詞真是不勝枚舉。較為有名的如文徵明的《詠玉蘭》︰「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遺霓裳試羽衣。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這該是對玉蘭花最高層次的讚美了吧?楊玉環回眸一笑,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趙飛燕掌上起舞,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玉蘭花或肥或瘦,兼有雙美,果真如仙女走出姑射山,身着羽衣降人間呢!
楚國的屈原偏愛玉蘭,既想「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又想「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據考證,木蘭也叫辛夷花、紫玉蘭,有別於現在的白玉蘭、黃玉蘭。中藥材叫辛夷者,是紫玉蘭的花蕾。白玉蘭、黃玉蘭的花蕾貌似辛夷,卻不叫辛夷。辛夷在中醫入藥,皆取自紫玉蘭。這可能是紫玉蘭花蕾藥效更強一些的緣故吧!
辛夷花蕾藥用功能很多,老百姓常用來治療鼻炎,每每有奇效。辛夷木也是香木,既可以提取香料,又能製作傢具。楚國人曾用辛夷香木製成輕便的車子,用以馳驅。(《楚辭.九歌》︰「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不但製成車子,還要製成門楣,裝點門面。(《楚辭.湘夫人》︰「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
如果辛夷花真是單指紫玉蘭的話,那麼明代的詩人朱日藩真算得上是紫玉蘭的知音了。他寫了一篇長長的《感辛夷花曲》 ,其中有「辛夷辛夷何離奇,照水偏宜姑射姿」佳句。他覺得辛夷花是奇花,彷彿仙子臨凡。文徵明吟詠的《玉蘭》主角是白玉蘭,朱日藩吟詠的是紫玉蘭,這真是各花入各眼。
巧的是,他們都把玉蘭當成姑射山仙子。白玉蘭純潔,紫玉蘭貴氣,黃玉蘭高雅,它們容光煥發,交相輝映,是同族的三位嬌客。不管花兒是什麼顏色,樹都是玉蘭樹,花都是玉蘭花,沒必要厚此薄彼。京城的玉蘭花氣質非凡,相信它們都會遇到塵寰中的知音。
北京城裡的玉蘭品種不同,花期也不同。玉蘭花絕大多數開在三月初,也有四月初開花的。西山大覺寺內,有北京現存最古老的一株古玉蘭,距今三百多年的歷史。不到三月底,花苞紋絲不動,一副派頭十足的樣子。這株古玉蘭也不算開花最晚的。在北京某學校,我見識過一株廣玉蘭,花兒開在五月初,潔白如玉,香味撲鼻。廣玉蘭的花語是報恩 ,暗含學子感恩母校的意思,各地校園都喜歡栽培。
廣玉蘭原產於美國東南部,屬於舶來品,也叫洋玉蘭。它和原產於本土的玉蘭樹有明顯的區別。因為花型酷似荷花,廣玉蘭也叫荷花玉蘭。 廣玉蘭樹高枝壯,花大清香,四季常青,優良環保,非常適合工廠、園林、道路等綠化。廣玉蘭在江蘇省被廣泛栽植,自一九八三年就被納為常州市的市樹,它象徵蓬勃向上的精神。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每年都舉辦「玉蘭節」。公園內「玉蘭花苑」佔地五公頃,種植着將近六千株玉蘭,是京城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玉蘭種植園。每年四月初,遊客紛至沓來,盛況空前。
「弄花一年,看花十日」,這是古人對於玉蘭花期過於短暫發出的感慨。我和朋友說好,今年無論如何也要抽出點時間去參觀玉蘭節,這才不枉我們愛好玉蘭花一場。錯過了花期,就要等待來年,不如珍惜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