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上星期講了「3·15」晚會上的第一個「看頭」--各企業的危機公關和藉機公關。除了看公關,去年中招的「餓了麼」給「央×續費」的段子,也引出了第二個看點:晚會的廣告名單。
「3·15」晚會的廣告比其他晚會多出了一絲曖昧和遐想。據報道,每年的央視「3·15」晚會都會提前招標,而有媒體統計過,至今為止,確實尚未有一家在「3·15」晚會上投放廣告的企業遭曝光,「上個廣告保平安」成了坊間流傳最廣的避險首選方式。
今年央視「3·15」晚會前的貼片廣告有近十分鐘,加上晚會中的軟硬植入,一場晚會下來林林總總幾十個品牌企業上了廣告。有好事者在網上總結了「成功續費企業名錄」,還有陰謀論者質疑被曝光的企業是上廣告企業的競爭對手......小狸無憑無據,不能妄下結論,但瓜田李下之事確實容易讓人聯想。其實,貴為國家媒體,損失一台晚會的廣告錢並不會傷筋動骨,但換來的卻是公信力,實在應該讓自己有些堅持和追求。
一邊是讓眾網友笑而不語的廣告名單,另一邊「中招企業」的名單也同樣很有看頭,這第三個看頭與其說是關注誰上了榜,倒不如說是看看「誰沒上榜」。今年「3·15」前,有微信公眾大號提前做了民調,問觀眾預測哪個企業會被曝光,甚至開出「賭盤」,猜對的留言下面,每個讚都給一塊錢。但到了開盤當日,卻讓人大跌眼鏡,六百多名參與競猜的讀者,竟無一人「答對」,賭資一毛錢都沒給出去,惹得活動舉辦方直呼「大概看了一場假的3·15晚會」。
而 縱 觀網友給出的答案,民間榜單上的商家明顯比晚會上的大咖多了,但即便是因電池爆炸而一次次全球刷屏的韓國×星手機、「3·15」前剛被曝光擁有掃把洗鍋黑廚房的×江南,竟也都未有登榜。以致於有不少網友失望評論:今年「3·15」,只打蒼蠅不打虎。
「3·15」的第四個看點,就是看看那些之前被打過的,如今可還安好?答案是基本都還吃嘛嘛香。這個吃嘛嘛香其實成就於兩個不同的成因:一個是那些超級品牌,比如前兩年被懟的蘋果,今天看來任性依舊,依舊在中國的售後與世界不接軌,但沒有人care了,該搶iPhone 7的還是搶,果粉還是果粉,黃牛還是黃牛。這一切,都是因為人家產品好;產品好,便有了話事權,也必然會有更容易的原諒。另一個成因則完全來自今天社會的速食特點,再大的醜聞,紅不過一周。去年的「3·15」,點名 誰來着?
網上流傳的段子說,春晚和「3·15」的異同在於︰一個是給錢就能上,一個是給錢就能不上。依舊是不能妄自揣測,但各種看點如果結合在一起也難免令人浮想聯翩。究其原因,打假不能像春晚,一年僅一次,而要像查酒駕,時不常就來一發。而老虎蒼蠅不僅適用於反腐,也同樣適用於打假,這裡的老虎更不止於是個大品牌,更應該深入到行業深處,比如學術造假、票房造假、醫美產業鏈式騙貸等等。
如果哪一天,「3·15」晚會懟出的都是這些乾貨,那才真正讓人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