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藝粹 > 正文

棄畫布 繪蛋殼 土耳其畫家Süreyya Noyan 藝術路上尋突破

2017-04-04
■十一件「香港地標和文化」系列的彩繪作品以香港不同的景點、建築及文化為主題。■十一件「香港地標和文化」系列的彩繪作品以香港不同的景點、建築及文化為主題。

畫布,是畫家們最常使用的繪畫媒介,然而,來自土耳其的著名藝術家Süreyya Noyan,不甘把自己的繪畫作品受制於畫布上,而是力求突破,尋找不同的媒介,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了雞蛋,「雞蛋殼內可以繪畫嗎?既然未曾有人嘗試過在蛋殼內繪畫,那為何不作嘗試呢?」於是三年前,Süreyya就開始了她的蛋殼繪畫創作之路,至今,她仍然是全球唯一一位在蛋殼內繪畫的藝術家。近日,趁着復活節假期間,Süreyya帶同八十件蛋殼內彩繪藝術作品,舉辦名為「蛋殼中的彩繪藝術創意展」的展覽,她還特意選取了香港著名的景點作繪畫對象,所以讀者們除了能欣賞Süreyya過往的作品外,還能欣賞十一件全新的「香港地標和文化」系列作品。■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慧恩

充滿藝術細胞的Süreyya自小便十分喜愛繪畫,在讀大學時也是修讀藝術,一直以來均從事藝術創作的工作,然而,也許是厭倦於一直在畫布上繪畫,Süreyya便希望用一些特別媒介進行創作,她得知原來世界上未曾有人嘗試過在蛋殼內繪畫,於是便決定以蛋殼作畫布,開始其另類創作之路。然而,比起一般在畫布上繪畫,在蛋殼上創作難度則大得多了,由於蛋殼又薄又易碎,而且殼內的運筆空間窄小,同時更要克服蛋殼內的弧度,因此在繪畫的過程中定力、耐力缺一不可。據Süreyya介紹,她在作畫前要小心翼翼地把蛋殼破開,倒出蛋汁,去除蛋殼膜後風乾,再以鉛筆、繪圖筆、水彩等顏料創作。至今為止,她已創作了八十幅作品,今次亦把它們全部帶來香港與觀眾見面。

作品題材廣泛

在欣賞Süreyya的八十幅作品中,會發現其題材豐富,傳世名畫、各地建築、風景都被她收納在小小的蛋殼內。梵高的《星夜》、挪威畫家愛德華.孟克的《吶喊》、畢加索的《寶拉瑪爾畫像》及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都是她畫筆下的對象。為何會選擇把名畫畫進蛋殼內?「把這些名作繪進蛋殼內,希望提醒下一代不要忘記這些名作,當他們看到我的作品時,便想起這些名作了。」她說。

除了名畫外,Süreyya也特別喜愛將充滿歐亞風情、複雜精緻的土耳其建築彩繪於蛋殼內,其中包括「聖索菲亞大教堂」、「奧塔科伊清真寺」、「加拉達塔」及「埃迪爾內猶太會堂」等。而在今次最新創作的系列「香港地標和文化」中,Süreyya則選擇了不同的香港著名景點及建築物,包括青馬大橋、黃大仙祠等。Süreyya今次到港雖然未有空去參觀各種景點,但她看畢照片後,挑選了令她最有感覺的景點作彩繪對象。創作了那麼多作品,Süreyya表示令她花了最長時間創作的作品是梵高的《吃馬鈴薯的人》。

家人幫忙吃雞蛋

如此多的雞蛋,究竟Süreyya從何收集得來呢?「其實我會把雞蛋吃掉,但把蛋殼保留。我出生於一個大家庭,有七個兄弟姊妹,他們也會幫我吃一些雞蛋。由於實在吃得太多雞蛋了,所以現在我也不想再吃雞蛋了。」Süreyya笑着說。雖然蛋殼內彩繪所用的也是一般的繪畫工具,但Süreyya表示,為了令作品取得最好的效果,自己會嚴選最好的畫筆,「如果工具的質量不好,畫出來的作品就不漂亮了。」她說。

如此高超的繪畫技巧,Süreyya有打算教授別人嗎?Süreyya搖了搖頭,她表示這些技巧是不需要教,也很難教,正如她也是自己鑽研當中的技巧,無師自通。到目前為止,Süreyya一直都在雞蛋殼上繪畫,她透露在未來的日子裡,希望作更新的嘗試,在鴕鳥蛋內繪畫。為了創作這些作品,Süreyya曾廢寢忘食、不眠不休,因此每一個小小的作品,都是Süreyya的心血結晶,因此,她說:「這些作品我是不會賣的,They are all my babies!」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